新华社成都12月12日电(记者杨三军、黄毅)薄雾笼罩下的都江堰,静静伫立在岷江之中。2275载以来,她泽被的蜀中良田沃土,从川西平原不断地向川东、川南等丘陵地区延伸;其服务功能从过去的防洪、灌溉、航运,不断拓展到如今为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等提供水源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在12日举行的都江堰建堰2275周年纪念大会暨生态水利学术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从都江堰水利工程蕴藏的科学原理、人文精神以及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都江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今,2275岁“高龄”的都江堰“老当益壮”,青春依然,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80万亩增长到1089万亩。 dedecms.com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领民众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因势利导、度势建堰,,不仅驯服了桀骜的岷江水,还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dedecms.com
2000多年过去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至今仍运行不辍。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认为,都江堰以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治水实践,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国自信、文化自信的宝藏,也是象征中国智慧和生态哲学的世界奇迹。
copyright dedecms
据与会专家介绍,都江堰灌区面积的爆发式扩大、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时间里。自20世纪50年代起,都江堰灌区先后修建了人民渠和东风渠等重要渠系、三穿平原东部的龙泉山脉,上马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 dedecms.com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不断续写新的辉煌,北、中、南三大扩灌区陆续建成,高标准的骨干工程水网初具规模,新增灌面80万亩,改善灌面480万亩,发展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流域37个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兼具为生活、工业、生态供水的综合功能。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00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