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聚力攻坚 脱贫“摘帽”有底气

移动版  2019-12-20 01:23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原题:探索产业“飞地”模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办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内容来自dedecms

白沙聚力攻坚 脱贫“摘帽”有底气

dedecms.com

12月12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南丁村光伏发电扶贫基地里,一排排光伏电池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悄无声息的光电转换中,更多的产业效能正输向偏远的南开乡高峰村。 织梦好,好织梦

“上面的光伏板用来发电,底下还有几百亩地用来种植火龙果,两不耽误。同时我们还能在基地干活赚钱,这产业真的好!”正在基地里忙碌的邦溪镇孟果村贫困村民韦彩玲挺直腰杆歇了口气,露出舒坦的笑容。

dedecms.com

这笑容背后,离不开白沙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上的大胆探索与机制创新。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蔚表示,近年来,白沙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加快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志智”双扶,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确保今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的目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机制创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飞地”模式助力扶贫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2月13日,位于牙叉镇方香村的陈富果子狸养殖基地里,一只只憨态可掬的果子狸在笼舍里啃果子,当看到有人过来清扫笼舍时,立即灵活地上窜下跳。 dedecms.com

基地负责人陈君介绍,目前基地的果子狸存栏量为4000只左右,去年出栏量达3000只,产值为200多万元,其中近千只是“扶贫狸”。 内容来自dedecms

据悉,,距离白沙县城十分偏远的南开乡高峰村因处于生态核心区,无法发展大规模种养产业。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白沙探索出“飞地”扶贫模式,在吸纳牙叉镇方香村、营盘村共计90户贫困户扶贫资金的基础上,还将远在高峰村的68户贫困户的帮扶资金“飞地”入股至该基地。这两年来,该基地还吸纳周边村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这里务工,每年可发放分红七八十万元。

dedecms.com

在白沙,“借鸡下蛋”的“飞地”扶贫模式并不局限于牙叉镇。在邦溪镇南丁村占地约500亩的光伏发电扶贫基地里,光伏板底下成片的火龙植株也将迎来今年第三轮收成。该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充分利用下层空间种植火龙果,打造生态农业基地。目前,共有30多名贫困群众长期在该基地管护火龙果。

织梦好,好织梦

据悉,早在基地规划建设初期,当地扶贫部门就将邦溪镇与南开乡高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资金入股至该基地,运营单位每年从发电收益中提取240万元进行分红,保障每户每年有3000元收入。

dedecms.com

点缀改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乡愁味道让乡村更宜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坐落在元门乡成片山岭脚下的翁村二队,是白沙为数不多的苗族同胞聚居地。从村口古朴的甘霖廊桥穿行而过,便可见桥下潺潺流淌的山泉,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苗族民居映入眼帘,一幅幅精美的墙绘讲述着苗族人民耕作与节庆的故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你看,不用拆旧瓦房,粉刷后用篱笆筑起庭院,许多外地朋友过来拍图发了微信朋友圈,好多人都夸好看呢。”12月11日中午,建档立卡贫困村民王德成正在庭院里摘四角豆,准备一会炒菜。在他家的菜地里,茄子、豆角、辣椒已挂果累累,刚种没多久的上海青已钻出土壤吐露芽尖。

dedecms.com

“不搞大拆大建,基本保留原有的民居,因地制宜粉刷改造外立面,采取点缀式改造。”白沙住建局美丽乡村办公室负责人郑东庚介绍,翁村二队有50余户,自今年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以来,动员村民拆掉临时搭盖,在房前屋后“见缝插针”地种植三角梅、美人蕉等花卉,并腾出空间用篱笆筑起了庭院,发放瓜果种苗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接下来,该村还将利用村道旁成片的百亩田地,打造百香果采摘、稻田春耕、秋收体验等乡村游体验项目。“有瓜果、有庭院,这样的乡村,才更有乡愁的味道。”刚从附近茶园路过的几名游客说。 copyright dedecms

悄然变靓的翁村二队,只是白沙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沙因地制宜分批打造了元门乡翁村二队、打安镇长岭村等人居环境示范村。按照规划,今年白沙正在建设22个美丽乡村,其中提升型示范村17个、宜居示范村5个。同时,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槟榔、花梨、沉香等,并通过完善旅游功能配套,帮扶当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本文来自织梦

扶贫扶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均衡变“输血”为“造血” 内容来自dedecms

近年来,白沙有关部门共投入1300多万元,对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运动场等进行改建或扩建。如今,在新建的综合楼里,美术室、科技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普通教室里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校园广播系统等。“学校比以前漂亮多了,在这里读书很开心。”该校五年级学生符露瑶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除此之外,即使是因为智力、身体的先天不足等原因导致无法到普通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特殊孩子,也从未被教育部门放弃。

dedecms.com

家住牙叉镇方香村的符巧磊患有地中海贫血症,自二年级起无奈辍学在家。为此,该校坚持为符巧磊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定期安排教师到符巧磊家中辅导功课。“每次老师来家里上课,符巧磊都很开心。而且,他对绘画、书法很有天赋,进步很快。”为符巧磊送教上门的彭彩虹老师感到很欣慰。 内容来自dedecms

扶贫必扶智。办好教育,就能有效“造血”阻隔贫困代际传递。据统计,近3年来,白沙共投入教育扶贫资金1.3535亿元,持续优化校园以及教学设施,并组织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对49名不能跟班就读的残疾适龄学生开展送教上门等帮扶。截至2019年11月底,白沙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农村低保户学生无一因贫辍学。下一步,白沙将继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确保适龄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推动县域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记者 曾毓慧 于伟慧 特约记者 吴峰) 织梦好,好织梦

[责任编辑 王雯君 ]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00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