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再上一线

移动版  2020-02-07 10:06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在隔离病房鏖战10多天,省人民医院45名医护人员迎来轮休 在观察区住14天后,他们将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再上一线 除夕夜两岁孩子病了,护士母亲正在医院 织梦好,好织梦

  孩子,妈妈回不去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视频连线采访身在观察区的护理人员 本文来自织梦

  2月3日晚10点多,海南省人民医院首批负责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患的45名医护人员,经过连续10余天的辛苦奋战后,被第二批医护人员轮换下来,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息。 dedecms.com

  目前,45人身体状况良好,他们将在医院专门设置的观察区进行休整,补充能量和体力,为14天后再次进入隔离病房做好准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月5日上午,南国都市报记者通过视频连线,采访了从重症隔离病房出来的4名护理人员。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本文来自织梦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洪旭 党朝峰/文 陈卫东/图

dedecms.com

  收治8例重症病例 “话聊”缓解病人焦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1月22日起,省人民医院重症隔离病房(负压隔离病房)至今已经接收重症病例8例。收治的第一例从儋州转院过来,该院提前做好了收治重症病例的准备。但第一例病人对隔离制度要求的不理解,情绪比较紧张,经过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患者才逐渐稳定了情绪。

dedecms.com

  有的患者需要与护士聊天缓解压力,有的很关心医护人员的健康。

本文来自织梦

  “有一个疑似病例进入病房后,第一句话就说让我们做好保护,不要离他太近,这让我们感到很温暖。”传染科护士蔡小芳说,从1月22日开始她就进入隔离病房护理病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蔡小芳 dedecms.com

  “遇到第一例时也有点紧张,忙起来后就没感觉了。”蔡小芳说,省人民医院传染科是省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门科室。在隔离病房,比较危险的是采集咽拭子标本、抽血,以及吸痰、插管等工作。

本文来自织梦

  首批45名医护人员身体状况良好 养精蓄锐准备“再战” 本文来自织梦

  从隔离病房出来前,有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的医护人员需要做咽拭子采样,显示阴性才可以进入观察区,目前45人都没有出现可疑症状,身体状况感觉都良好。

内容来自dedecms

  “在观察区,每天也都要测体温,观察身体状况。”蔡小芳说,这个团队中,有的小孩子七八个月,有的已经有二胎,但他们不能从观察区出来与家人团聚,因为14天后要轮换下一批需要休息的医护人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进入观察区之前,医院已经对观察区做了全面消杀,每间房住2-3人,不能相互串门,以在自己房间隔离为主。观察期间,他们可以在房间和家人视频、看电视、上网。

织梦好,好织梦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休息好,为14天后再次上阵做准备。”一位护士说,“救治病患,有我必胜!” 织梦好,好织梦

  省人民医院负责人表示,首批上阵的医护人员表现很优秀。

织梦好,好织梦

  隔离区的故事

dedecms.com

  感染科护士蔡小芳 内容来自dedecms

  除夕夜孩子生病找妈妈

本文来自织梦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个春节,这场战斗,我一辈子不会忘记。”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蔡小芳说。1月22日,蔡小芳是进入重症隔离病房的首批医护人员之一,截至2月3日晚轮休,她已经在病房里连续工作了13天。 dedecms.com

  视频连线采访前,蔡小芳特意更换了一件便装,这是她半个月来第一次穿便装。“最开心的是暂时不用再穿防护服。”蔡小芳笑着说。 copyright dedecms

  从病房出来当晚,蔡小芳来不及和家人联系,她要先安排好45人的床位安排、体温检测等工作。第二天早上,她和家人通过微信视频报平安,但担心女儿会哭,她不敢再多聊。 copyright dedecms

  1月24日正值除夕夜,身在医院的蔡小芳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孩子生病了,哭着找妈妈。” dedecms.com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孩子只有两岁,平时生病靠我照顾,我当时只能在电话里干着急,挂电话后我躲在休息室里哭了。”蔡小芳说。

内容来自dedecms

  心内科护士张曦

copyright dedecms

  适应穿防护服不再头痛 copyright dedecms

  大年初二,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张曦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当时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担心。”因为疫情开始前,她就做了准备。作为医院应急护理人员,她毫不犹豫的选择进病房,平时的工作与感染科相比,只是一些防护处理不一样。 内容来自dedecms

  张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张曦感觉有点缺氧、很闷,适应了一段时间。“穿着防护服持续工作了8个半小时,出来头疼得要命,吃了一点药,后面适应了就好了。”张曦说,隔离病房里都是高强度的工作,护士们全身都被汗湿透了,手泡得发白。 copyright dedecms

  进隔离病房前,张曦对爸爸妈妈说,她一定平安回来。在医院工作期间,她不敢跟父母视频连线,担心忍不住会哭,她只打电话。电话那头她的父亲总是重复一句话“护理好病人,保护好自己。”

织梦好,好织梦

  今年32岁的张曦还是单身,她希望能遇到可以接受护士职业的意中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重症医学科护士崔松涛

织梦好,好织梦

  生日将在观察区过 内容来自dedecms

  医院里护士多为女性,作为一名男护士,崔松涛进入隔离病房,除了同样的护理和技术操作外,还要承担一些力气活。新收治的病人过床、翻身等,他都积极地上前抢着做。 内容来自dedecms

  崔松涛

copyright dedecms

  “前两天就我一个男护士,第三天陆续有男护士进来了。”崔松涛说,目前在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隔离病房共有6名男护士,分担了不少压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崔松涛也在大年初二进入隔离病房,他的爱人也是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我让他放心去,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我会照顾好两个孩子。”苏红说。 copyright dedecms

  休息时,崔松涛也想视频连线看看女儿,但大女儿不敢看他,看到他穿防护服就哭,1岁的小女儿则不停地喊“爸爸、爸爸!”

copyright dedecms

  “他奋战在一线,我为他骄傲。”与崔松涛是大学同学的苏红说,2月10日是丈夫的生日,因为不能回家,崔松涛要在观察区过生日了。 内容来自dedecms

  神经外科ICU护士黄显雅

织梦好,好织梦

  上一线瞒着母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视频采访时,女护士黄显雅额头一道红色的勒痕十分显眼。

内容来自dedecms

  黄显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是在工作时护目镜带的时间过久,导致面部皮肤起泡破皮,然后就形成了勒痕。 dedecms.com

  “我是大年初二进的重症隔离病房,进去第一天就有勒痕了,为了不勒一个地方,每天用的时候往上挪一点,让其它地方慢慢愈合。”黄显雅笑着说。 copyright dedecms

  据了解,黄显雅此次进入重症隔离病房护理是她主动报名参加。担心母亲知道后过于担心害怕,她只将情况告诉了父亲,这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和父亲瞒着母亲。

dedecms.com

  这几天和妈妈通过电话,黄显雅只说自己在上班。“母亲理解这是我的工作,没有说其他的,父亲提醒我工作做好防护”,黄显雅说。 织梦好,好织梦

  她告诉记者,希望疫情尽快结束,病人早日康复,这样她就可以回家吃母亲做的猪肚。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03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