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胜利纪念日越来越近的日子里,我时常捧出珍藏的三本书。展开层层包裹,轻抚其面,细辨字迹,感慨良多,那波澜壮阔的烽火烟云中,那苦难辉煌的历史岁月里,我们的先辈们在战火连天的抗日救亡环境中酷爱读书的情形,一次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书是父亲留下的。严格讲是两本书,一本是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封面上是毛主席的侧脸画像,画像下面从右至左是红色的宋体字书名《论联合政府》,书名下面分两行印有“毛主席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扉页上印有毛主席像,像下从右至左写有“毛主席”三字,出版于一九四五年五月(由于底页脱落,不知道是山东哪块抗日根据地出版的);一本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编印的《陕甘宁边区政策条例汇编·续编》(可惜的是封面上的出版日期只剩下“五月”两个字);第三本是一九四一年“大众印书馆”翻印的“中国现代史研究委员会”编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本书只有三页:封面,扉页,残缺的一张目录页,扉页上用钢笔写有“沧州总务科赵永明19411022”。三本书的用纸都是粗糙的草纸,由于翻阅过多,书角卷起,简陋的装订也有散落。 本文来自织梦
据父亲讲,《陕甘宁边区政策条例汇编·续编》一书,原来是区长保管的,可区长不识字。在滨海抗日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工作中,这本书就成了重要的文件。区长不管白天工作多么忙,晚上只要没有要紧的事,一定让父亲给他读上几段。后来区长把书交给父亲保管,并对父亲说讲,丢了性命也不能丢了书!父亲说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多少经验,这本书起的作用可大了。像书中“几个例子的计算”一节,帮助他们怎样计算减租减息的数字,很有帮助。不识字的区长在父亲的帮助下,硬是通过研究这本书,扫除了文盲。解放战争中区长和父亲都随军南下,在上海他们去了不同的地方,这本书就留在父亲手中。可惜的是在江南的一次作战中,渡河时书被浸湿了,现在有些书页都黏在了一起。
父亲说《论联合政府》一书是薛亭的。我知道父亲同薛亭在工作中有过几次交集,可惜的是听父亲说这件事时,没有细问他是在什么时间得到本属于薛亭的这本书的。当时日寇对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党的七大还没有闭幕,山东抗日根据地就印出此书,这的确是难能可贵。此书的可贵处还在于:书的天头地角写满了薛亭读书时的感悟与体会。尽管由于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字迹已模糊不清,每一次打开此书,我都会为这种读书精神所感动。父亲说他读这本书时,这本书已在很多同志中传阅过。为能早一时读到这本书,有的同志还闹过红脸。后来采用了“人歇书不歇的办法”。不管书在谁手里,谁有时间谁读(这种读书精神,我们现在还有吗?)。我从阅读者写下的留在书眉上的体会可印证此事。薛亭写的体会钢笔墨水是蓝色的,有几处的字迹用的墨水是黑色的,同薛亭的字迹明显不同。父亲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读到毛主席的报告,眼前的确是一亮,振奋人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为此提出要用新的工作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武装全党。“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报告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 Www.Meiwen.com.cn。
copyright dedecms
我问过父亲,《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一书为什么只剩三页,,赵永明是谁。记得当时父亲的脸上现出戚戚忧伤。父亲说这书还有鲁迅译的苏联作家法捷涅夫的《毁灭》,曹靖华译的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两书,是为他的一位小学同学保管的(我忘记了父亲这位同学的名字)。父亲的这位同学先是去青岛读了中学,后来辗转去了延安。再后来跟随罗荣桓115师来到滨海根据地。父亲说他们同学重逢后的一九四四年一月甲子山战斗前,这位同学找到在地方工作的我的父亲,对我父亲说,歼灭汉奸朱信斋的战斗会很激烈,战前首长要求轻装,他心爱的这三本书就让父亲给保管一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分别竟成了永别。这位同学牺牲在甲子山战斗中,书就留在了父亲的手里。父亲并不认识这位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一书扉页署名的“赵永明”。父亲说他无比珍惜这三本书。当时书籍奇缺,有些同志向父亲借书,父亲一定要他们订下还书日期。父亲睡觉时总是用布把三本书一包,枕在头下。一年后的一天夜晚,父亲他们宿营的村庄突然发生敌情,听到枪响,父亲翻身起来,顺手把枕下的书塞到挎包里。天亮后来到安全地带,才发现《毁灭》《铁流》两本书没有了,《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只剩下三页,父亲懊丧不已。
父亲带着这三本书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役。后来由于父亲的身体不适合部队的战斗生活,转业回到地方。但父亲一直珍藏着这三本书。父亲说看到这三本书,就会想到老首长老战友,这三本书一直激励着自己的工作学习。
我现在摩挲这三本珍贵的书,忆起的是先辈们在抗战中那艰难的环境中,依然渴望学习的忘情精神。我们这个民族不怕牺牲勤奋学习,铸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父亲把这三本书交给我时曾说:“我没有什么财产留给你,这书给你是一个纪念。咱们民族一脉相承的是这样一种牺牲精神——为理想,为事业,为进步而牺牲。咱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后人要继承好”。是呀,今天的我们,有这样的好条件,更应该勤奋工作,努力学习,要对得起先人,无愧于后人!
作者:雪落唐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10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