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任娜 姜泓) 3月27日,西安科技大学复杂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的5名成员,准时出现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楼前。这个由西安科技大学来兴平教授领衔,全博士配置,平均年龄不满40岁的科研团队为一堂岩石力学实验网课而来。
dedecms.com
“导游”在实验室现场直播 dedecms.com
“各位同学,,现在在我身后的就是我们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曹建涛第一个走入镜头,略显生疏地当起了“主播”,“大家跟随我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学院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两边是主要的岩石力学实验室……”按照计划,曹建涛是课程的第一棒——介绍实验室的整体概况。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同于一般网课在家授课的形式,团队选择了实验室现场。“已经连上了5周的理论课,学生可能会产生烦闷的情绪,更主要的是许多理论知识到这里讲,才更直观、更清楚”,曹建涛说,“因为疫情学生们回不来,但实验室我们可以去”。 内容来自dedecms
当在线教学工作按照学校安排稳步推进的时候,团队成员们却在为如何上好这堂课而犯难:理论课程还好说,对于许多需要深入现场的教学环节怎么处理呢?大家在反复沟通交流中不约而同想到了进实验室。不比平时上网课的“坐而论道”,为了追求最佳的现场感和生动性,课程以“导游”的方式层层推进。 内容来自dedecms
把触不可及的实验“网课”变成科学“直播” dedecms.com
尽管拍摄衔接上可能更有技术挑战,但大家都认为值得,并为此反反复复地设计、排演。从室外到走廊再进实验室,既拍大景还得兼顾细节,讲述和画面要尽量配合,这俨然已超过了一堂网课的“标配”。跟随着手机镜头,国家级实验室的环境、概况,科技成果,实验的仪器设备一一呈现,让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绞尽脑汁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思谋,团队成员扬长避短,偏把触不可及的实验“网课”上成了饶有趣味的科学“直播”。
站在亚洲唯一的大型多功能立式支架试验台前的崔峰,深吸了一口气,镇静地开始了自己的授课。“我手中拿着的就是锚杆锚固质量检测仪,像这样用锤子敲击它的尾部,通过传回的数据就能够方便、安全、快捷的评价巷道锚固的质量”,他一边演示着设备操作,一边示意拍摄设备近景和动作细节。十余套关于煤岩体稳定性、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的设备,几乎涉及了巷道掘进、支护以及工作面开采、采空区控制处理等采矿专业各领域,崔峰或拿或抱一个个向镜头另一端的同学们展示、讲解,半个多小时下来颇有些费力。 内容来自dedecms
“在我们最好的实验平台上手口相传专业知识,相信会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崔峰期待这样的开讲离实践需求近一点、再近一点。把最优的平台资源集中利用,更把担纲科研任务的骨干齐聚一堂,团队为了上好这门网课没少琢磨。谁来讲设备原理,谁来讲实验操作,谁来讲数据分析……团队将课程细化为由浅而深、环环相扣的多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由最有经验的老师主讲。一堂2小时的课被分解为4个内容,团队成员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力求把知识讲宽、讲深、讲透,把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实践要求融汇贯通。 内容来自dedecms
在直播当中,他们“把团队开展的研究专项以及开发的先进技术引入课堂,以‘案例+实操’的方式开展教学,直播备受学生喜爱,他们纷纷为这场直播点赞。团队一位教师表示,平台优化利用、师资优化配置、课程优化分解,团队将实验室搬上云端,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教学科研的‘互联网+’怎么做?他们想在这里种一块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