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科研团队解决航空发动机发展重要问题

移动版  2020-05-25 13:10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任娜 姜泓 通讯员赵珍)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提升,成为各国科学家致力突破的方向。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刘东教授团队经过20年的艰苦攻关,先后突破近10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发展重要技术难题。

内容来自dedecms

  他们啃下困扰全世界科学家的硬骨头 dedecms.com

  航空发动机性能提升,是世界工业史上的经典问题,而这个“经典”却并不是褒义词。“经典问题,就是长期以来都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老大难。”刘东说。而他所在的团队,就是要啃下困扰了全世界科学家几十年的硬骨头。

本文来自织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东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深受学校“三航”氛围的影响,他报考了罗子健教授的研究生——罗老师当时正是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知名专家。研究生学习期间,刘东便跟随罗子健老师从事航空发动机相关问题的探索。本世纪初,32岁的刘东就成为这个课题组的负责人,沿着前辈的道路继续前行。经过近20年的攻关,终于让发动机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支困难压不倒的“铁军”

织梦好,好织梦

  2020年1月1日,课题组的几位老师分别在陕西、四川、贵州进入新的一年。上一次大家在一起跨年是什么时候?他们早已经没有印象。

织梦好,好织梦

  今年3月中旬,新冠疫情的影响仍未完全退去。团队老师们便收拾起行囊,奔赴研发一线。多少年来,长期身在生产一线早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特别是几位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一年有1/3的时间在外地。”刘东说。

copyright dedecms

  多年前,团队与企业共同攻关的一项技术,其测试性能已经超过了任务要求。而由于组件制造技术调整,需要将产品性能指标进一步提升20%,而此时,离产品交付时间还剩不足一年。团队一度陷入了“至暗时刻”。“非常非常煎熬。本来,能做到要求的综合性能已经很不易,如果还要在短期内再增加20%,当时觉得完全不可能。”刘东说,他们没有退缩,一轮新的攻关迅速展开了。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在最终定型交付前,团队如期达到了要求,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织梦好,好织梦

  超乎寻常的艰苦和付出只为将飞机平安送上蓝天 copyright dedecms

  面对超出寻常的艰苦和付出,团队老师说:“我们这项工作的‘获得感’很强。”每当看到自己参研的产品将飞机平安送上蓝天,打内心深处生发的感动、骄傲和自豪,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内容来自dedecms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西工大这是科研团队,正是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dedecms.com

  十几年来,团队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我国航空发动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不断的合作、摸索中,团队与国内主要航空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从企业反映问题,,到学校提出解决方案,再到双方共同实施,在实际中不断调整完善方案、试验论证、解决问题、报告总结的良性合作机制。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本文来自织梦

  这种对航空事业的责任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儿,源自于西工大长期以来形成的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一流、献身国防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让团队每一个人在项目中都铆足了劲儿向前冲,而他们这种担当和责任,换来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在行业内,团队的几位青年老师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获得了业内的尊重。”刘东自豪地说。

内容来自dedecms

  实现育人 让学生“到一线去” 内容来自dedecms

  对于学生的培养,团队也遵从着这条原则——实践育人,让学生“到一线去”。

织梦好,好织梦

  十几年来,伴随着项目的攻关,团队培养的青年才俊也生生不息、不断涌现,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主动选择到科研和生产一线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成长为相关企业、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骨干力量。

dedecms.com

  看着自己培养的一届届学生茁壮成长,纷纷挑起起祖国航空事业的重担,刘东说“某种意义上说,这比看着自己参研的飞机翱翔蓝天,更有获得感。”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12611-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