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好作品既反映个体经验,又要具有人类意识

移动版  2020-05-30 01:13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委员,分享他们的议案提案,与网友“艺”起聊两会。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吉狄马加。受访者供图 本文来自织梦

人民网文娱:近年来,在您的推动下,国内涌现出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成都国际诗歌周等精品诗歌活动。举办这些活动的初衷是什么?它们为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

内容来自dedecms

吉狄马加:我曾参加过一些国外的国际诗歌节,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很受启发。在很长一段时间,著名的国际诗歌节主要集中在欧洲,甚至经济还相对落后的拉丁美洲也有自己闻名于世的国际诗歌节。 本文来自织梦

中国有几千年的诗歌历史,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国际诗歌节呢?中国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不能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失去自己的话语权。

本文来自织梦

诗人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交流,实际上也是不同的民族的心灵交流。我想通过诗歌交流的方式,让更多国外的诗人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这是最重要的出发点之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二个出发点,我们作为一个大国,不仅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影响世界,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文化上有与我们国力相称的文化影响力,而文化影响力常常体现在一个国家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就像法国戛纳电影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等国际文化品牌一样,坚持办下来,成为一种传统。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被列入世界七大国际诗歌节,这样一些国际诗歌品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不能只凭一人之力来推动,而是靠机制和共识去维护,靠时间去积累和沉淀。 dedecms.com

第三,带动诗歌文化的普及,提升城市的品质。国际诗歌节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它也是建设公共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诗歌节不仅仅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的节日。

内容来自dedecms

人民网文娱:有些网友觉得诗歌读起来有门槛,难以理解其精髓。可否为网友们推荐一些诗歌作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吉狄马加:经典诗歌浩如烟海,我不想先入为主地推荐。目前古今中外有定评的经典诗歌,建议大家都应该去读一读。而且我觉得,读诗,不必太纠结“懂”或“不懂”,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例如,如果你阅读歌德的《浮士德》感觉有困难,,那不妨先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诗歌。诗歌选择读者,读者同样也在选择诗歌。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12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