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构建“五位一体”帮扶体系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移动版  2020-06-07 23:08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西安新闻网讯 近年来,西安外国语大学紧密依托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统筹人力、物力、智力、财力等各方资源,整体规划,综合推进,持续发力,构建了教育、产业、民生、消费、文化“五位一体”帮扶体系,为结对帮扶单位“双百工程”旬阳县、“联帮联扶”镇安县、“两联一包”镇坪县白坪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坚持扶智为先,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开展师资培训。投入近50万元通过送教上门、专题培训等形式,为帮扶县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开展专业培训10场,惠及1500余人次;与当地中小学签订《校际对口协作共建协议》,探索建立教育扶贫长效机制。二是开展义务支教。在帮扶县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组建20余支师生社会实践服务团400余人开展走访调研和义务支教,开设涵盖外语、美术、音乐、心理、国学等各类通识课40余门,,总授课达1200余课时。三是教育资源共享。在旬阳县建立“优质生源基地”,促进教师专业交流,提供全方位高考咨询,邀请帮扶县师生进校学习参观;向镇坪县派驻西部计划项目研支团,助力帮扶县提升教育水平。四是坚持助教助学。累计出资10余万元帮助当地小学改造食宿、教学和办公条件;连续4年为帮扶村大学新生每人提供5000元助学金,共计资助12.5万元;出资10余万元,为帮扶县小学生赠送图书、文具,开展“与爱童行”系列活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坚持产业带动,用技术扶贫促进群众安居乐业。一是提升旅游产业。建立“旬阳县蜀河古镇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示范基地”,通过开展调研走访、专家研讨等形式,为帮扶县旅游产业发展把脉施策;组织专家,制定蜀河古镇4A级旅游景区规划实施方案,助力打造旅游产业高地。二是培育经营主体。先后指导建立果树种植产业园区、土豆种植基地、土鸡养殖场,中蜂养殖合作社、富硒农副产品电商平台、股份经济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务工、订单收购、股份分红、技术传授等形式,带贫益贫效果明显。三是提升产业技能。累计投入6万元科技扶贫专项资金,为500余名旅游从业人员和近400名小微企业、农村合作社等负责人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在白坪村累计开展5期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内容涉及种养殖业、农家乐经营、电商营销等,切实增强群众实用技术能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坚持民生为本,用真心帮扶提高群众生活福祉。一是帮助村民建桥修路。先后投入帮扶资金80余万元为白坪村修建产业致富路2条、硬化村道1条;投入8万元联县扶贫资金,用于改善安置点附近基础设施;投资8万元,为帮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投资1.9万元,为帮扶村维修吊桥。二是帮助村民安全用水。坚决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先后投资10余万元为白坪村改造饮水工程1处,解决全村258户村民祖辈吃水难的问题;投资2万元,用于改善水源地水质,切实保障村民饮水安全。三是帮助村民暖心解忧。校领导带头深入一线、深入农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去生产生活必需品;驻村扶贫干部坚持高频度入户走访调研,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与村民拉家常、问冷暖、听心声,及时了解群众存在的困难,与群众心贴心交流,帮村民想点子、解难事。 织梦好,好织梦

  畅通销售渠道,用消费扶贫提振群众致富信心。一是校内消费帮扶。连续2年开展帮扶县村特色农产品进校园活动,依托校园餐厅和超市开通农副产品“直供窗口”,设立“双百工程”扶贫超市(专柜)。通过工会集中采购、倡议师生认购、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动员参与消费扶贫人数近2万人次,实现消费扶贫额140余万元。二是产品宣传推介。充分发挥艺术设计、文化传播、产品营销等专业特长,成立“旬阳农产品产品营销教学实践中心”,为农产品“走出去”出谋划策。组织大学生开展“青春助力扶贫路”旬阳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和“旬阳籍学生为旬阳农产品代言”等活动,大力宣传帮扶县农产品。三是扩展销售渠道。驻村扶贫干部通过联系线上平台、联系商户收购等措施,积极扩展购销渠道,逐步形成帮扶建设、指导运行、协助销售的产业一条龙帮扶模式。 copyright dedecms

  坚持文化引领,用思想扶贫打造淳朴乡风。一是设立民风讲堂。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农村基层党支部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理论及业务培训,开展新民风讲座,不断加强文化宣传,营造人人知民风、人人讲民风、人人倡民风的宣传氛围。二是讲好典型故事。通过开展“我的脱贫故事”、“五净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抵制“等靠要”的不良风气,推动形成爱岗敬业、务实重干的浓厚氛围。三是倡导健康文娱。组织开展象棋比赛、组建广场舞队等健康娱乐活动,形成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白坪村获评“新民风建设”红旗村。通过系列举措,学校也先后获评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考核优秀等次、省委教育工委“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安康市委市政府社会扶贫先进集体。(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13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