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一键下单,购买那些传承了千百年、凝聚着非遗传承人精湛手艺的产品,这同时也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贡献了一份力量。 内容来自dedecms
近年来,“非遗+扶贫”成为文化扶贫的一大亮点,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让贫困人口借助文化的力量脱贫致富,,也让消费者通过购买加入到传承非遗、助力扶贫的队伍中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今年倡议和推动的线上非遗购物节更是“非遗+扶贫”的生动案例。正如文旅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所说,“这是在网上打一场网络脱贫攻坚战”。
文旅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 人民网 张力洋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工坊 让非遗走出大山 织梦好,好织梦
2018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扶贫办通过支持以传统工艺为主的非遗项目,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实现贫困人口就地就业和居家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全国已设立超过2000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2200多个非遗项目,培训了将近18万人,带动了将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贫困户脱贫。 内容来自dedecms
“传统工艺和扶贫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在推进传统工艺振兴的过程中关注到了广泛的贫困人群,并对他们加大了培训力度。”王晨阳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曾联合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对10万人次的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培训过程中,很多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非遗传承人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课堂。这里的培训并不是指单纯的“技艺”,更重要的在于开拓非遗传承人的眼界,让他们学习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培训和市场产生更多对接的可能。
内容来自dedecms
培训之后,非遗司还会支持非遗传承人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研发,通过市场营销培训和电商技术支持,优秀的非遗作品开拓出更大的销售半径和消费市场,从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毕竟流通才是非遗存活下去和能够更好传承的必要条件。”王晨阳说。
本文来自织梦
往年遗产日前后,各地举办的非遗线下展会是非遗传承人用手艺换收益的重要契机。受疫情影响,文旅部非遗司今年提出了举办线上“非遗购物节”,让非遗好物搭载电商平台直接送到人们手中。 织梦好,好织梦
在王晨阳看来,举办线上非遗购物节是在抗疫背景下开展的非遗扶贫的重要举措。活动筹备期,非遗司整合了现有的非遗店铺,同时也将各地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搬上了电商平台,让非遗产品在更广阔的线上市场中绽放光彩。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夜,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春妮和影视、话剧演员杨立新做客人民网,向大家介绍精湛的非遗技艺,讲述非遗背后的传承故事,为广大网友奉上了一场精彩的非遗“夜宴”。
王秀英中药香包是人民网非“妮”莫属·遗见倾“新”非遗购物节的限量选品。在徐州香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逾八十岁的王秀英奶奶报名参加活动前,她做的香包从来没有在网络上销售过。正是此次非遗购物节,在当地文旅单位、人民网编辑与技术外援的帮助下,她首次开通了网店“王秀英香包店”,在网上售出了近百个手工制作的中药香包,网友们收到精致的手工香包后纷纷“晒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让非遗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增强其在新时代的生命力,非遗保护工作者也在逐渐转变思路。“让项目更好地发展,一定要找到它的生存环境,为它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只靠兴趣无法维持生计,要让传承人和贫困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打通销售环节是我们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应有之义。”王晨阳说。近年来,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日俱增。 本文来自织梦
一把蜡刀、一碗黄蜡、一块棉布和一双巧手,被誉为“东方第一染”的蜡染作品描绘着丹寨苗族人民千百年的传承故事;经过打布壳、托里托面、制作鞋底、缝鞋楦鞋等30余道工序纯手工制作,毛边槽眼的唐昌布鞋承载着川西文化故事;一厘米宽的竹片在贵州赤水竹编师的手中被劈成20多根细如发丝的竹丝,编制成的竹编器具和竹编书画工艺品讲述着赤水人民的脱贫故事……当非遗产品通过电商走进人们日常生活时,非遗文化和非遗故事也一同得以传承。
“讲好非遗背后的故事,要讲好文化的多样性,讲人类的创造力,讲区域的、民族的、文化的特色,讲手工劳动的价值,讲奉献,讲工匠精神,再通过具体的产品体现出来,通过销售非遗产品,让别人更好地了解非遗保护的理念。”王晨阳表示,非遗购物节不仅是单纯地销售非遗产品,更是通过可以观赏的工艺品、穿在身上的一件衣服或者拿在手中的一件器具,通过触碰来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