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看古代学霸如何炼成

移动版  2020-07-06 01:09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高考即将来临,高三学子迎来了为梦想冲刺的关键时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能够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也是文人士大夫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今天,我们看看“最少年”的白居易、“学霸”苏轼、“最执着”的蒲松龄的那些科考往事。

copyright dedecms

白居易:畅销诗人考场得意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蒲松龄画像 本文来自织梦

蒲松龄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作赋,曾以“神童”之称闻名乡里。他19岁时就考中秀才,但接下来的52年,他参加了44次考试却次次落榜。

内容来自dedecms

其中有一次落榜,竟是因为蒲松龄在书写时漏掉了一页。据记载,清代科举考试有严格的书写规定,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五个字,且必须按页码顺序书写。蒲松龄这种“越幅”(俗称跨页,页码不相连接)的行为违反了规定,不仅被取消考试资格,还被张榜公布于世。 本文来自织梦

他曾慨叹自己:“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羽。”71岁时,蒲松龄再次赴考,终于被破例增补为“岁贡生”。

本文来自织梦

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虽科举之路坎坷,却因创作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声名大振。如今,《聊斋志异》在世界各地已有近20余种语言译本,许多故事也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受到观众的喜爱。 dedecms.com

结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还是如今的高考,在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中,必然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话又说回来,考试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金榜题名自然得意,纵使名落孙山,也可以从他处寻得人生的意义,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综合光明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北京晚报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15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