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将于7月10日出版的第13期《半月谈》刊发记者朱涵采写的文章《科研成果转化跑出“西湖速度”》。摘要如下: copyright dedecms
成立不久的西湖大学,又一次走到了聚光灯下。该校科学家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新近完成近亿元融资,即将进入临床试验。作为西湖大学首个自主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项目,该技术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迅速得以转化并获得市场认可,“西湖速度”究竟有何诀窍? 内容来自dedecms
抽一小管血就能治病 本文来自织梦
西湖大学团队新近研发的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原理在于从患者的外周血中获取造血干细胞,以生物工程方法将其改造成为携带药物的“治疗型”红细胞,经体外大规模培养,再将其输回人体,为患者造福。
“我们可以把改造后的红细胞想象成一艘船,它可以搭载不同的药物驶入人体,,服务于不同疾病的治疗。可以说,这是一种有扩展能力的平台技术。”研发这项技术的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高晓飞介绍,这项技术有望在从痛风到癌症和罕见病的多种疾病治疗中一显身手。以痛风为例,根据预测,未来痛风患者只需抽取30毫升左右的血即可实现治疗目的,几乎不会给人体带来负担。 dedecms.com
此前,美国Rubius公司提出的红细胞治疗技术要从骨髓干细胞中提取原材料。相比之下,高晓飞团队的成果有着原材料更易获取、更安全的优势,也具备显著降低治疗成本的潜质,更为业界看好。大家的一致意见是:Rubius公司已经做得风生水起,我们为什么不行?
dedecms.com
于是,西湖大学成果转化办公室登场了。小小一间“办公室”,他们能做到什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另一条“赛道”这样铺就
在制药行业,一款新药的研发动辄需要“10年10个亿”的投入。而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作为西湖大学第一个自主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项目,迈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时,距离西湖大学获批成立只有2年3个月的时间。
“从专利申请、法律咨询到投资人谈判,成果转化办公室全程参与,大大加快了项目落地的速度。”西湖大学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王廷亮说,在实验室之外,一条“辅助赛道”在项目问世之初就已悄悄铺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化小组对全杭州10个区的资源、政策、产业聚集做了细致调研,最终选择了西湖区作为安家的地点。然后,组建商业化团队、寻找职业经理人、分析成果应用场景、接洽各方投资人……步步精心,件件不紊。 织梦好,好织梦
在王廷亮看来,由学校组建的转化小组在科研项目商业化中能发挥独特优势:“学校总能比商业公司早一步发现成果的商业价值、更精准地为成果确定市场定位。在转化过程中,学校天然拥有科学家的信任,能够更好地提供科学家信赖的技术保密方式,又能够恰当地弥补科研和商业两个领域之间的信息断裂。”
转化小组的眼光没有错。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转化过程中,杭州市西湖区细心呵护,一路相伴。西湖区专门为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提供2000万元的风险投资,同时给予500万元科技风险池贴息贷款,极大鼓舞了项目团队及投资方的信心。此外,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通过评审获得了500万元启动资金。西湖大学所在的云栖小镇还为项目筹建中的公司提供了2800平方米精装修办公空间。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西湖大学的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研究,这不等于忽视成果转化。”王廷亮说。
事实上,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科研论文发表量第一大国、持有专利数也高居全球第二,但能够转让和转化的专利成果比例非常低。相比之下,美国斯坦福大学年专利转让量达到申请量的40%。 本文来自织梦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模式多集中于商业模式创新、引进他国核心技术再创新,拥有具备一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还较少。西湖大学这种专业团队早期介入的辅助模式,有望成为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深度孵化”样板。
何谓“深度孵化”?其实这也是斯坦福行之有年的成功经验。该校设有一支40多人的O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技术许可办公室)团队,近一半人员同时拥有基础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和商学教育背景。他们不仅能依托专业训练判断新技术的尖端水准与应用价值,更明白怎样把象牙塔里的奇思妙想卖得好。
在西湖大学看来,要在当下的中国推行“深度孵化”,关键就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发明技术的科学家未必需要倾心于公司运营,成果转化的工作就是要吸纳更多富于相关实务经验的人才,一起唱好这出为创新创造价值的大戏。反过来,正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所言,这样的探索也保证了大学师生可以真正在科研上心无旁骛,为在核心技术领域真正取得重大突破奉献自己的心智。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18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