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震,古人有哪些妙招?

移动版  2020-07-17 18:07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万幸的是,据目前公开报道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地震自古以来就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古人也一直探索研究地震预警和抵抗地震的方法,提出了相关理论并发明了实用的工具,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应对地震的。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故宫专题纪录片截图 织梦好,好织梦

建筑也有抗震妙招 copyright dedecms

说一千道一万,结实的建筑始终是抗震“法宝”。 copyright dedecms

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经历了600多年的风侵雨蚀始终屹立不倒,究其原因,跟故宫运用了传统榫卯工艺和斗拱结构有关。 dedecms.com

曾有英国电视台制作了一部故宫专题纪录片,对故宫的模型进行抗震测试,节目组请了专业木匠复制了故宫的建筑结构,模拟了4级到10.1级地震,模型的柱子拼命摇晃但建筑始终不倒。 copyright dedecms

山西应县木塔也是抗震能力极强的建筑之一。应县木塔始建于公元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木塔同样使用了斗拱结构,全塔无钉无铆,双柱联结的设计,增强了抗震性能。其次木塔还设置有抗风、抗震和防扭转的斜撑与支撑构件,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dedecms.com

这些建筑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成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有着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来自织梦

从发明地动仪到总结“震兆六端”,再到在建筑中使用榫卯结构,古人一直用自己的智慧与地震等自然灾害做着顽强的抗争。这些智慧和经验,将继续指引我们探索更科学的预警机制、研制更精密的设备,更好地守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综合:新华网、中新网、科普中国等)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20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