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演出舞台新技术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移动版  2020-07-17 23:10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编者按:无论是去图书馆享受阅读乐趣,还是到博物馆“打卡”看展,抑或是去剧场看一场文艺演出,如今,享受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老百姓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用翔实的数据多角度地展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现状。人民网文娱部推出“聚焦公共文化服务”系列特稿,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内容来自dedecms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2019年,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获得奖杯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现象级”演出作品。近年来,观看文艺演出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娱乐的新方式。据文旅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去年我国共创排艺术作品816部,演出296.8万场,其中赴农村演出171.27万场、观众达7.68亿人次。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敏在接受人民网文娱部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技术的应用,让文化惠及偏远地区群众,“文艺演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dedecms.com

主旋律题材精品涌现

copyright dedecms

2019年,全国艺术院团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创排出豫剧《重渡沟》、歌剧《道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民族音乐会《畅想京津冀》等一批优秀作品。在豆瓣上,网友给《永不消逝的电波》打出9.5分的高分,足见大家对这部舞剧的喜爱。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国家大剧院线上音乐会。国家大剧院供图

内容来自dedecms

人民网文娱部推出了“人民艺Show”直播栏目,携手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等文艺机构和团体为广大网友奉献精彩演出,演出涵盖了话剧、儿童剧、音乐会等多种文艺形式,打造了线上文化直播新常态。 内容来自dedecms

朱敏表示,依托“互联网+”技术,文化内容配送会更加便利、更加精准,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新技术让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演出,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随着5G、VR技术的普及,文艺演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朱敏说。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20138-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