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牵手“新技术”,擦出文博“新火花”

移动版  2020-08-15 18:04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近日,国家大剧院启动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项“新技术”入驻文博领域,助力文化传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720度观览等新技术文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dedecms.com

近年来,科技赋能加深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深层互动。新技术进入大众生活,不仅加快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也不可同日而语,更多的年轻人走近文博、亲近文博。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技术加持下的文博机构,发展现状如何?新技术为博物馆带来了哪些变化?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表演。人民网 孟丽媛摄

dedecms.com

新技术赋能不仅对博物馆功能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也使展览得到了多元化的展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数字文物库:“云端”纵览五千年中华文明 织梦好,好织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通过引进新技术,打造数字文物库,开展系统性的“数字变革”,使观众更方便地获取到文博相关数据和图像,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 copyright dedecms

2019年7月,故宫为超过186万件(套)文物打造了数字文物库,更有5万张精选文物影像供查阅。动动手指,便能将我国历代珍贵的藏品尽收眼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在数字文物库中,通过搜索可以很快找到这件馆藏文物。在详情页中,将《清明上河图》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其他细节。有网友表示:“通过数字库,孩子不仅可以查阅到需要的资料,还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有网友赞叹:“这就是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文物百科全书!”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博物馆的角度讲,数字文物库可以更好地管理藏品、了解藏品数量及状态,使文物藏品得到规范化的管理,提高文物管理的工作效率,在文物库盘点中也能更快速地检索文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时至今日,那些融入了博物馆的“新技术”丰富了观众的观展体验,拉近了博物馆、展品与观众的距离,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使博物馆成为广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我们期待新技术能与博物馆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让人们的文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edecms.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22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