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9月3日,新华社《半月谈》杂志官方微信发布《杀人犯一天监狱都没进过!纸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一文,引发关注。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报道称,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男子巴图孟和因故意杀人获刑后并未实际服刑,甚至还连续当选村主任、成为当地旗人大代表。直到2018年,其因在村主任一职上贪污公款, “纸上服刑15年”一事才被当地注意到。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呼伦贝尔市政法委了解到,目前当地政法委已联合公检法三方、纪委监委及陈巴尔虎旗有关单位就该事件展开调查。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当地已注意到这一情况,,并在判决巴图孟和涉贪污案时加以考虑,“已经数罪并罚,执行了他当年故意杀人案的刑期。”
dedecms.com
dedecms.com
据半月谈披露,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巴图孟和因犯故意杀人罪,于1993年被判有期徒刑15年。然而,因家人为其办理了保外就医,巴图孟和一天监狱都没进过。刑期结束后,还顺利拿到“刑满释放证明书”。更“神”的是,他还先后入党、当选嘎查达(村主任)和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因职务犯罪问题东窗事发,巴图孟和的“黑历史”才重新浮出水面。这是一起荒唐、荒诞、恶劣的糊涂案。一名故意杀人的罪犯,仅仅因为自说自话“全身水肿、尿血”,就被轻松办理保外就医手续,逍遥狱外15年。严肃的刑期变成了快乐的假期,让法律颜面何存?让受害人情何以堪?27年来,受害者的母亲持续反映问题,至今仍在追问真相:到底是谁放走了杀人犯?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2018年6月,巴图孟和因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15年。这名罪犯终于要付出代价。但纵观整个事件,仍有诸多疑问待解。一者,当年法院裁定保外就医,依据是什么?据报道,保外就医手续上,有数名当地时任政法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签字。但现在韩杰透露,保外就医手续等关键证据“不翼而飞”。真相到底如何?应有明确回应。二者,即便巴符合保外就医,当地法院、监狱、检察院等有无跟踪管理?按规定,相关部门应梳理、跟踪监外执行的犯人,根据其“病情”作出相应处置,该收监的收监,该观察的观察,岂能“一保到底”?据报道,巴图孟和保外就医期间,未向派出所报到并接受管理,这是谁开的绿灯?即便没有主动跟踪,在接到死者母亲多年反映后,当地有关部门依然置若罔闻,又是为什么?还有,一个从未服刑的罪犯,居然能拿到“刑满释放证明书”,这也太儿戏了,这背后究竟有没有什么猫腻?无论如何,要受害者家属长达几十年奔走呼唤,要靠杀人犯因其他犯罪而“连带”牵扯出“纸上服刑”,都是不正常的。为了解更多情况,媒体曾向呼伦贝尔中院、呼伦贝尔公安局、呼伦贝尔人民检察院发送采访请求。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均无回音。这种态度和效率,也不是回应媒体监督和公众关切的应有状态。保外就医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然而,现实中,这一彰显司法文明的制度屡屡被钻空子、被滥用,“一保到底”“保而不医”现象,一再刺痛公众神经,令人遗憾。这些年来,相关部门也在努力完善制度、弥补漏洞,但实际效果仍有待提升。此前已有专家建议,要扩大公开,对拟保外就医的罪犯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打通司法、公安、检察等信息壁垒,将保外就医信息联网,实行动态管理和动态监督;加大违法犯罪的成本,严格保外就医鉴定人资格、鉴定程序、鉴定书内容、虚假鉴定的法律责任等。此起“纸上服刑”案,再次敲响了警钟。有关方面绝不能再后知后觉、大念拖字诀,理应迅速启动调查,查清真相,并严肃问责,给受害者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说法,重塑法律权威和公信力。(综合自北京头条客户端、澎湃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半月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30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