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坛老将纳达尔再创纪录,羽坛老将为何难续神话?

移动版  2020-10-14 11:00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 点击蓝色“爱羽客羽毛球网” 关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内专业有趣的羽毛球平台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爱羽客APP球友:拾光哥哥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记得孙红雷大哥有句台词:给你机会你不中用。而在前晚的法网男单决赛中,纳达尔却再次向年轻的球员宣告:三巨头不想给的,你们现在还不能拿!连机会都不给。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与此同时,人们也忍不住再次疑问,已经统治网坛男单多年费纳德,何时才会退去?看看他们的年龄,纳达尔34岁,最小的德约科维奇33岁,而最大的费德勒更是已经到了39岁了,却依然在大满贯的赛场上没有给90后一众的年轻球员夺冠的机会,真的令人吃惊,因为这样的岁数在其他运运动上,大多数人已经处于下坡或退役的阶段了。

dedecms.com


dedecms.com

想起奥沙利文在今年的世锦赛上说的那番话,不知是不是年轻球员真的太弱还是老球员太强,,让老球员继续成为赛场上的主角。不过对于费纳德来说,我相信是因为老球员太强。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但是在如今的羽毛球赛场上好像并不如此。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众所周知,费纳德是网球史上的男单三巨头,这点豪无争议,巅峰也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而在羽毛球场上,很难找到巅峰处于同一时期的三巨头。纵观历史长河,林李谌勉强可以算得上。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林李统治羽坛男单的那十年,谌龙的大赛三连足以称为巨头。可是你会发现,林李谌统治羽坛的时候,基本是在30岁以前的黄金年龄。当他们到了费纳德这样的年纪时,已经很难再有大的作为。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虽然林李分别在36岁的时候还能给自己再添加一个大马赛的冠军,但那已经是极限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林丹一次次被年轻球员打得没了心气,最后眼看东京无望无奈退役。李宗伟虽然战斗力依然在线,却让自己的身体亮起了红灯,也只能遗憾退役。最小的谌龙还活跃在赛场上,但刚过30的他,除了在法国公开赛上登顶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冠难求。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同样是小球,同样高速度的运动,同样是需要强大的技术和体能并存的运动,网坛男单的三巨头能顶住年龄、伤病和年轻球员的冲击延续神话,而羽坛男单的三巨头却不行,这是为什么呢?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说到这您可能会认为我在否定林李谌,其实并非如此。只是费纳德在这样的年纪还在统治网坛,难免联想到在与网球有诸多相似的羽毛球场上,老球员为何难以保持竞争力。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除林李谌之外,这两年还有很多我们熟悉老将,不管是还在赛场上坚守没能打出成绩还是已经退役的的,并不影响他们曾经在那片绿色的场地上留下的那些精彩的痕迹!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部分爱羽客APP球友评论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杨智涛:一场高水平羽毛球比赛消耗量可比一场高水平网球比赛消耗量大的多了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翁渠: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羽毛球多拍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多的,4.50拍都是常事,身体需要长时间处于高度运转状态,无氧运动对于运动员来说身体消耗太大。而网球多拍回合较少,出现20拍其实就算多拍了,看似比赛整体时间长,实际上休息时间比重比羽毛球多的多。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GUNDAM00:羽毛球场地小,可能相比较网球而言,对爆发和快速移动要求较高吧,更加需要身体素质,再有就是,羽毛球无氧时间会长一些,本身损耗也比较大 dedecms.com

@如风大叔:网球消耗小多了,羽毛球太累,两种我都打过,网球对绝对力量要求大些,其他的消耗远远不如羽毛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天壤劫火:羽毛球那个频率,比赛一周接一周,打到决赛一周至少打5天还有一天在飞机上移动,累的很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听说好看的人,都会点这里↓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2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