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科波拉的新作是一部轻快的典型纽约喜剧,其中,拉什达·琼斯饰演作家劳拉,一位年轻母亲,同她正在创业的丈夫一起有两个女儿,在曼哈顿下城的苏豪(SoHo)区过着刻板的小中产阶级生活;而科波拉的老搭档比尔·莫瑞则饰演她的父亲菲利克斯,艺术市场的大佬,一位我行我素的花花公子。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触礁》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由于怀疑自己丈夫出轨,我们的女主角和这位嘴角伶俐的父亲一起展开了「调查行动」,劳拉将信将疑,而父亲则认为男人本性难移。于是,一个侦探故事就此冉冉升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侦探故事中,危险来源于未知的真相,我们主角对于这些真相的猜测,以及他们和观众一起缓慢接近真相的过程,则是戏剧张力的来源。这种「危险」可能是美国电影最重要的特性,也是科波拉所感兴趣的。但如今的美国电影界或许正在走向两条岔路:一方面,不少影片将危机制作成种种可用于填充的塑料模版,最终演变为几种固定的结局和意识形态,因此危险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不少电影人不再相信危险,认为其「不正确」,会有伤风化,他们不再相信放手一搏的横冲直撞,并转向看似含情脉脉却守规蹈矩的说教与和解。换句话说,这些影片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危险降落在形式上(年轻人在电影学院里被教导:让你的人物走向极端,因此角色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己),而不少独立电影在意图解脱上述套路的同时,却只能走向自说自话和抱团取暖。索菲亚·科波拉的电影则从不回避危险,她的角色们甚至自愿闯入其中:在《处女之死》的故事刚刚开始时,悲剧已经被预告,不安的气氛贯穿于整部影片;《迷失东京》中,异国本身成为了一种谜一般的「险境」;《珠光宝气》中的粗鲁的人物和情节,在一些观众看来显得又另类又不举;《牡丹花下》中,女子学校中的七位女性明知道危险,却让受伤的「野兽」在其中歇息。但正是因为这些危险,让发现和情感成为了可能。《触礁》相比之下虽然走向较为温和,但让父女化身无厘头的侦探玩起你追我赶,则也是这一主题的延续。科波拉的作品中亦有另一种探索,她关心的则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电影前如何被解构。她的《在某处》因此几乎成为了一篇论文式的作品:它要讨论的是场面调度与职业之间的联系。科波拉拍的是「明星」作为一项「工作」所存在的或无形或有形的场面调度系统——经纪人电话、礼宾车、记者会、直升飞机、宾馆等等,明星的日常被解剖为一种动物园中投喂式的条件反射,并暴露出其虚无性质和崩溃的过程。我们并不在乎片中主角「强尼·马可」这个名字,不是吗?当片中的人物热烈迎接他的到来(在此科波拉甚至重复了《迷失东京》中「在异国」的主题动机),我们只可能是漠然嗤笑:他不是阿尔·帕西诺,他什么也不是,但是科波拉恰到好处地拍摄他,力图恢复其人的形象。《在某处》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新作中,科波拉同样展示了类似的「调度系统」,并且我们很快意识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在片中碰撞着,是为「触礁」。一方面,我们看到年轻母亲日复一日的生活图景:送孩子上下学、听旁边单亲妈妈的碎碎念、对着办公桌前的物品试图整理出舒适的空间、家中扫地机器人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另一边,比尔·莫瑞明星般的人生(他对这一切也更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的自信、他享用着名利带来的特权、他花花公子的作风,以至于当父女两人同时出现时,会有人将女儿误认为是他的「女士朋友」。当然,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情形,自然也是两种调度系统碰撞的后果,如果我们对如此的场景感到不安或者尴尬,则证明了这种碰撞的有效。但与《在某处》有所不同的是,前作中的「好莱坞明星」仅仅是在公共场合中试图扮演自己成名的影像,在场外,他的现实真相被曝光大白;但在这里,比尔·莫瑞则什么也不用证明——他就是明星的化身,从专车上摇下窗户,高调宣告自己的到来。那么,回到引发故事的问题:「丈夫出轨了吗?」这个问题或许该被换成:「比尔·莫瑞想让你看到哪种答案?」侦探故事的调查对象——丈夫之所以需要被调查,是因为不管是我们还是角色,都对丈夫的那套调度系统一无所知:影片几乎不透露丈夫工作的细节,当然还有丈夫本人——一切都被诸如「公司」、「客户」、「出差」等等模棱两可的词汇所替代,是啊,我们的疑心变得愈发严重。化解这种未知性的唯一解决方案,只可能是在我们已知的两种生活方式中寻找雷同点,在碰撞的拉扯中去寻找真相。莫瑞对女儿说:「你得开始像男人一样思考」,说的正是这种拉扯,事实上则是想让女儿试图进入到自身的系统之中,并将丈夫填充至自己的视角里。因为如果能做到这点,如果能将任何看似未知的东西代换至已知的系统中,一切就瞬间看上去一目了然了——无意的举动与纯粹的意外则被扭曲和污染。毕竟,我们对大明星似乎有着潜意识中的信任,他毕竟是比尔·莫瑞,我们当然想相信他说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2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