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博物馆里上节文史课

移动版  2020-11-01 06:10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日前,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内容来自dedecms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彩陶纹饰的含义、甲骨文的演变……书本和课堂之外,孩子们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将在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中找到答案。 dedecms.com

纵览文明脉络,实践收获真知

内容来自dedecms

漫步于国家博物馆“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10岁的小学生润润对陶埙、箜篌、编钟等如数家珍。 本文来自织梦

讲起古代历史,润润言之有物、侃侃而谈。这得益于他将文史学习融入到了参观中:“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博物馆,学校每年会组织1-2次集体参观,一般是去古代中国展厅。很多历史书上的文物都能在这里看到实物,特别有趣。”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10月21日,在河北沧州青县大杜庄中学,讲解员为学生讲解运河沧州段谢家坝的构造。 新华社记者 王民摄

内容来自dedecms

谈及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陕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蔡理华表示,,当前馆校合作长效机制仍有待完善。“《意见》要求博物馆活动要注重分龄设计,并针对不同学习阶段提出具体要求”,蔡理华解释说,博物馆活动开发要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针对低龄学生侧重趣味性和故事性;初中阶段侧重实践与体验性;高中阶段则需侧重探索性和研究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北京中学德育校长刘乃忠认为:“科学博物馆有很多蕴含着中学物理、化学知识的展品;以后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文物也可以开发出分别适合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课程。期待馆校进一步打通、衔接,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知识需求点进行深度开发,让馆校合作进一步落地。”

内容来自dedecms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通过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等,两部委联合印发的《意见》将进一步加深馆校合作,让中小学生在丰富的文博资源中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3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