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選择,就该有多少拒绝。前者用来明确自己想要的,后者用来确认自己不想要的。
很多盛情难却,你从了,最后就成了进退两难:为难自己,有惭;为难别人,有愧。所有基于礼尚往来的关系,都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而那些长此以往的剪不断理还乱就会成为一种连绵的困境。
于是,为了避免面对结束,很多人避免选择开始;为了拒绝凋零,便拒绝绽放。
天微雨,微雨滴在肌肤,恰似温柔。你撑着伞,不是你不懂这样的爱意,只是害怕受到伤害。
有人千山万水走向你,你只惊讶她用情至深,却并不打算报以千言万语。你害怕某一天她突如其来地深情不再,而自己却赤手空拳,毫无防备。
你满足现状,,不是不曾深思熟虑过未来,而是你自始至终都缺乏“清零”的勇气。远方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慰藉,但凡能够带来安全感的,不是所感便是所得,真真切切的拥有。拿得起,放不下,便会拒绝改变自己和当下。
拒绝,来自恐惧。
一个人如果信力不足,便会觉得担当力不足,反而对别人一往情深而来感到恐慌。
害怕被拒绝,于是首先拒绝别人。害怕长痛,于是选择短痛,相信斩钉截铁的终止,或可抵挡一场撕心裂肺。害怕成为一个人的枷锁,于是执意放手,让他的灵魂走向高处,走向远方,拥有最合适的另一半。
copyright dedecms
恐惧,一半来自对得到的焦虑,一半来自对得不到的流连。宗萨仁波切说:“恐惧背后,是对确定性不断的渴望。”正是对叵测世界和无常事物的未知和不确定,使人总是出于恐惧而本能地拒绝。
明明胆气十足,却可能会在一些关口裹足不前。因为选择了重峦叠嶂,就等于拒绝了海晏河清;选择了安常守分,就等于拒绝了风雨兼程。有多少获取,就会有多少错失。得与失,本来就是互生互存的,谁也无法独立存在。事实上,所有的事物都无法保持独立、纯粹、恒常。太专注别人往往就难以关照自己,沉溺于别人的世界往往就会令自己的世界苍白无力。
留在别人世界里的姹紫嫣红,注定不会让自己的世界一并春光明媚。你的世界,能使其引人入胜的,只能是你自己,别人添得多少光彩也无法主笔它。当世界寂静,你独对天地,要能够拿得出一腔的满溢情怀,应对流年冉冉,而不会去误会孤独和安静。
当你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首先要确认的,不是该不该拒绝,而是自己是否能够坦然面对内心的恐慌与起伏,并决意直面和承担所有的定局。
心中慌乱,哪一种决定都难逃心有不甘、耿耿于怀的情绪。出离执著,涤清恐慌,就可以按捺住这世界的动乱不安! 织梦好,好织梦
此时,所有的拒和纳,都顺理成章、心悦诚服。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5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