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白居易笔下的太湖静谧而深远。濒临太湖的苏州小镇镇湖,是传统工艺苏绣的主要发源地,镇中心的绣品街,店铺扎堆,大师林立。8000多名绣娘中坐着一位头发微黄,肤色白净的小伙子,彩色的丝线随着他手上银针的穿引渐渐浓密丰满,一层层颜色在白色的丝绸上铺展晕染开来,渐渐形成一幅生动灵气的画。这个乐呵呵的小伙子就是张雪。
“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巧习针”,张雪出生于镇湖一个刺绣世家,母亲薛金娣是苏绣国家一级绣师。张雪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先后在南京和苏州的两家公司做期货和销售,后来又拿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前途光明的张雪却选择回到镇湖当了一名绣郎。张雪的选择让许多人很不理解,他们觉得读了这么久的书,大学毕业却回来做一件初中、小学甚至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做的事情,很不值得。但是,张雪的选择却得到了开明的父母的支持,毕竟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张雪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对苏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九岁的时候,有一次母亲外出,好奇的小张雪第一次拿起了绣针,依样“画”起树枝。个头小小的他,用小手紧握着绣针,带着丝线穿过紧绷的绸布,随即迅速地几乎从老地方冒出,丝丝缕缕间倒是有了几分树枝的走势。母亲回来一眼就发现绣品被动过,正欲生气,不过当她得知是儿子在捣鬼时,却很开心,因为丝路和走势都不错,或许儿子真的有刺绣天赋。 copyright dedecms
张雪的绣针拿了起来,就再也没有放下过。张雪的第一幅作品《哺育》就惊艳了不少人。因为有着美术功底,张雪先临摹了一幅画,然后做成刺绣品。画幅的左边是一个母亲的乳房轮廓,画幅的右边是一个正在吃奶的外国小孩,将一个婴孩尽情吮吸母乳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针脚细腻入画。因为是第一次做,张雪格外小心翼翼,花了很大的心思。第一次完完整整做出来一幅作品,做完当时并不觉得有多好,只觉得很充实,没想到很多人看了之后说喜欢。
张雪的刺绣技艺越来越出色。有一天,张雪收到了大学期间一个同学的结婚请帖,张雪决定亲手为新人绣一幅作品当做特殊的礼物。可时间只有一个月,传统的满绣方式根本完不成,怎么办?当时正在学习素描的张雪灵光一闪,大胆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勾一幅“素描刺绣”。张雪根据精挑细选出的一张新人结婚照画了素描,以此为底稿刺绣,这件礼物轰动了婚礼现场。张雪的作品一直悬挂在同学卧室的床头,亲戚朋友看到无人不夸,这让张雪很开心。
苏绣很美,而背后其实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艰辛,要忍受住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才有可能创作出精致雅洁、精妙绝伦的作品。刺绣是个辛苦活儿,张雪端端正正地坐在温和的木质绷架旁开始工作,,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 织梦好,好织梦
刺繡也给予了张雪丰厚的回报,《素描绣》获“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暨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银奖;刺绣《锦鸡》获2013江苏省工艺美术新人新作成果展作品大奖赛金奖;作品《佛》《四季》分别获第八届、第九届江苏省艺博银针杯刺绣作品大赛金奖,还有多件作品远赴国外展出。
“画笔之于绣针,颜料之于丝线,宣纸之于绸布,画家的笔触和绣娘的针尖,似也不似,同亦不同,要用绣法把画惟妙惟肖表现出来,绝非一日之功。这就是我的惶恐和压力。”张雪在文章里这样写道。张雪将自己的“现代思维”带进了传统刺绣,不仅擅长绣色彩单一的素描作品,题材也新颖、有趣,新近着手刺绣的一幅作品是网上很火的脸萌图像。张雪也大胆地将PS和素描运用到刺绣中去,运用自己的美术知识和摄影知识,在绸布上纵情挥墨。
精华在“针”端,咫尺匠心难。张雪赋予了每一幅作品以生命的温度、人生的厚度、时代的高度,在针尖的T台上,张雪“绣”出了人生的精彩。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