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设计师有点“毒”

移动版  2023-01-13 00:27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如果稍加注意你会发现,近年来,高大上的北京故宫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近,“剪刀手”雍正帝、VR朱棣,仿佛一夜之间蹿红,让人脑洞大开。估计这些差点被玩坏的帝王们怎么也想不到,几百年后竟然有人敢如此大胆?!而“入宫”已经十六年的80后妹子郭珽——这位有点“毒”的设计师正是“罪魁祸首”之一!
  
  郭珽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正赶上故宫资料信息部数字组招人,自己名字中的“珽”是帝王的玉笏的意思,她觉得也许这是自己与故宫的缘分。于是投简历报名,没想到应聘成功,从此,故宫寿康宫南小院里,一间原本用来给太后太妃做饭的小厨房,成了郭珽的办公室。
  
  初入故宫上班,郭珽觉得非常新鲜,可时间久了,她发现,每天的工作就是更新网站,和简单的数字化采集,这几乎就是零压力。而身处“深宫”——这座屹立已过600年的皇宫,她感觉处处散发着压抑、庄重的气氛,特别是网络飞速发展时,故宫像个迟暮的老人,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几年前,故宫经历了一次质疑:为什么中国台湾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可以火爆,而我们的故宫博物院只能靠新闻刷刷存在感?这样的困惑,在郭珽的心里也投下了石子,身为故宫的一份子,郭珽第一次感到肩上担负重任。故宫里有那么多宝贝,难道就让它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停滞、沉沦?

内容来自dedecms


  
  当时,微信公众号刚刚起步,已经尝鲜的郭珽感觉这是一个可以让故宫华丽转身的路子。她铆足劲,认认真真写了一个文案,心情忐忑地交了上去。让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她的文案竟然被审核通过,而且交由她全权负责!
  
  其实郭珽的文案就是一个方针:摒弃故宫旧形象,全面向互联网进军。她的第一步就是注册故宫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APP等新媒体,策划、发布故宫的故事。但毕竟是新的尝试,郭珽一开始显得有些拘谨,《清宫御膳房》《清代体育》这样中规中矩的文章发布后不温不火,并没收到预期的效果。
  
  读者不买账,点击量上不去,这让郭珽着实急了一把,是自己的思路有问题,还是方向不对?那段时间郭珽常常沉思。一次聚会上,有个朋友手拿一卷胶带给郭珽:“瞧,这个胶带多有趣,我去台湾旅游带给你的!”郭珽仔细一看,胶带上印着几个字:“朕知道了。”这不是康熙帝的御笔吗?这让郭珽脑洞大开,豁然开朗:要让故宫“逆生长”,就需要来点时尚的搞怪耍酷卖萌,把高高在上的帝王们拉下“水”。
  
  这次,郭珽放开了手脚,经过精心准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被打造出炉,她把《雍正行乐图》数字化处理,再配上轻松搞笑的文字,人们印象中的“铁腕”雍正一改嚴肃面孔,玩起cosplay。这篇文章一经在故宫公众号推出,就立刻收获10万加的点击量,成了爆款文,雍正顺利蹿成“网红”。

内容来自dedecms


  
  此后,有了经验的郭珽又瞄上美人们,出品了“胤禛美人图”APP,她们正式“出道”;大明永乐帝戴着墨镜,跳着骑马舞,唱着Rap穿越时空来到我们中间;间或郭珽也会放一张故宫的图片,配上一句:“有一种美,秒杀了时光,足够让我们停留。”这勾起人们心中的小感慨。
  
  与此同时,郭珽带领她的团队还开发出许多文创产品,诸如雍正御批的“朕亦甚想你”系列折扇、“奉旨旅游”行李牌等,继续发扬搞怪卖萌的特色,吸引了一大波粉丝,连故宫的工作人员都不无感慨:这样“玩”帝后们,真是一波有“毒”的设计师啊!
  
  大受欢迎的同时也会遭到质疑,这样对待历史是不是太缺乏严肃性了?已经是数字传媒组组长的郭珽说,其实他们推出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故宫专家团队的审核,都是符合史实的。她还希望,让故宫走进我们的生活。
  
  因为,不让故宫成为死板、严肃的历史过往,以接地气的形式活跃在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中,才是对历史最好的怀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6957-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