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6月1日电 题:海南一批青年大学生返乡乐当“新农人”
copyright dedecms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内容来自dedecms
近日,上海浦东一家农庄数百名消费者共享了一场“红云宴”,品鉴来自海南岛火山村的红色荔枝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红云宴”的策划者陈统奎是一位“80后”海南返乡青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资深媒体人。2012年从上海回到家乡海口火山村,带领荔枝农转型自然农法,成为一名“新农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近年来,海南一批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给海南传统农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万宁和乐蟹是海南传统四大名菜之一,但野生和乐蟹因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而越来越少。2012年,6位万宁籍学子回乡成立和乐蟹保育中心。
卓齐辉是团队的核心成员。“儿时的万宁小海很美,各种生物都有。我们长大了,它们却消失了”。大学假期,他和伙伴做和乐蟹产地调查,揪心地看到渔获减产,渔民很难赚到钱。课余泡北京图书馆寻找资料,发现东南亚蟹养殖技术成熟。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卓齐辉意识到,和乐蟹产业不仅有商业发展空间,也是事关小海环境保护、渔民增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问题。大学毕业他到南美做进出口贸易,两年后毅然放弃生意回乡。
内容来自dedecms
“父母们听说回村养和乐蟹,认为我们‘疯了’”,卓齐辉笑着说,家长们集结起来反对,“农村家庭节衣缩食才能送一个孩子到大学读书,应该在城里寻一份体面的工作。”
“搞养殖流汗又流血”,卓齐辉伸出右手,一个手指甲盖给螃蟹掀翻了。两年前,一场台风引发大水冲走了价值60多万元人民币的螃蟹。让他和团队骄傲的是,他们最终摸索出生态平衡养殖法,不施药物,以投鱼饵、放藻类植物、混合养殖其它鱼类的方式,模拟小海和乐蟹原生态环境,成功将人工养殖成活率从百分之十多,提升到百分之五十多。
今年50多岁的村民王直深在蟹塘做工3年多。他朴实地说,年轻人相信科学大有作为。 本文来自织梦
现在,小海蟹塘成了小有名气的生物生态教育基地,海南大学也在村里设立产学研基地。
内容来自dedecms
卓齐辉还顺势展开美食体验民宿。从小在县城长大的李勇冠自称走上农业之路是“勇敢大于智慧”。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的他,在武汉高校工作多年。两年前,父母命家中独子的他回乡,希望他在体制内谋工作。没想到他要做一名农民兼商人,种植和经销临高空心菜。
本文来自织梦
临高空心菜是海南颇有知名度的食材。记者在田间看到,菜田由冷泉灌溉,螃蟹、田螺、小鱼穿梭。因种植环境苛刻,种植面积有限。
本文来自织梦
“刚进村时,种菜大嫂们不相信我们能折腾出啥名堂。”李勇冠便和大嫂们在村头打牌套近乎。去年,临高空心菜首次走上冬交会,远销外省。村民信心大增。虽受困于资金缺乏,但他租下20亩水稻田改良成空心菜地,试验自然农法生产,还想给菜品复壮提纯。 copyright dedecms
从大城市回乡成为一名菜农,李勇冠的生活变得很“自然”:“每天都能看星星”。他也有焦虑:如何讲好临高空心菜的故事。在他眼里,空心菜不仅是传统食材,更是家乡特色文化。 织梦好,好织梦
陈统奎是讲海南火山村荔枝故事的高手,是走上哈佛商学院演讲的“创社之星”。回乡创业使他实现了人生转型:从一名记者转型“半农半社会企业家”,“给社会带来看得见的变化”。
目前,文昌鸡、东山羊、桥头地瓜等海南特色食材种养以及热带果蔬营销等领域都涌现了返乡青年大学生的身影。有知识、有眼光、有号召力的他们推动了海南乡村和海南农业良性发展。一批海南有志青年连续三年举办返乡论坛,凝聚共识,鼓励更多青年返乡。(完)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