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市是国际惯例 应对得力则会很快恢复稳定

移动版  2015-07-07 09:00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华尔街日报》5日报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许多亚洲经济体政府,包括香港、泰国、韩国和日本等,都通过平准基金或其他手段干预资本市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也花费数千亿美元购买不良资产,直接向银行提供资金。

织梦好,好织梦

  1929年—1933年严重经济危机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成立,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通过,是政府救市手段最著名的范例,具体措施包括赋予监管部门监督杠杆的更大权限,严查金融违规,实行“银股分离”等。日本1998年成立金融监督厅和通过《金融再生法案》也遵循了这一思路。

本文来自织梦

  而全球最知名的救市案例莫过于1987年“黑色星期一”后格林斯潘直接主持的“注水”,即由美联储直接在市场上回购债券并向银行注资。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时,欧美各国也普遍采取政府直接注资的救市手段,日本在2008年股灾发生后更推出100万亿日元的一揽子救市计划。 内容来自dedecms

  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也早有先例,在1987年美国“黑色星期一”股灾后,美联储通过提供金融优惠,直接鼓励多达700家蓝筹公司回购自身股票,稳定市场。此外,降息或实行量化宽松,通过切断杠杆或暂停交易避免连锁反应和雪崩式股灾在各国都普遍采用,而提高融券融资门槛、避免恶意沽空的手段则常见于南亚和拉美股市。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利宁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次股市的波动肯定是非常严重的,说成股灾也并非危言耸听。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市场面临如此巨大波动的时候,也要果断冻结市场。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所有学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上有两只手,正常情况下依靠市场,但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调控必须出手。

  张利宁表示,这次强力救市代表国家和高层的态度,应该能给股市和股民带来信心。他个人对救市前景还是乐观的,“毕竟,我们的股市跟美国次贷或欧债危机的性质不一样,美欧是吃光用光的节奏,而中国股市只是暂时遇到波澜以及某些背后不正常力量的影响,只要政府应对得力,很快就能恢复稳定。”

  【环球时报驻德国、加拿大、日本特约记者 青木 陶短房 蓝雅歌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 王亚斌 冯国川 柳玉鹏】

  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

相关新闻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何卓谦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