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相信欧洲能过希腊这一关

移动版  2015-07-07 09:02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金旼旼)希腊公投结果,六成以上民众向国际债权人救助协议说不。希腊会退出欧元区吗? 织梦好,好织梦

一个字:难! copyright dedecms

希腊公投,不能只算经济账;逼不逼希腊退出欧元区,布鲁塞尔也不可能只打经济算盘。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上启动的,缘于欧洲各国保障和平、避免战祸的共同愿望。从第一天起,妥协,就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精神根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正因如此,半个多世纪以来,欧洲一体化虽不时磕磕绊绊、险象环生,但依靠“理性的妥协”,再激烈的利益分歧最终都化险为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的确,从经济层面看,希腊破产乃至退欧,都不太可能造成不可控的经济灾难。希腊经济规模仅占欧元区总量的2%,本身不足以构成威胁。近年,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重债国”财经改革进展顺利,也使希腊引发连锁效应的风险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欧洲央行已构筑强大的金融防火墙,有能力借助量化宽松、无限量购买债券等政策工具,控制希腊危机的外溢效应。

但从政治层面来看,不论欧元区和欧盟,当初的设计架构里,根本就没有退出机制这一条。一旦希腊退出,不仅意味着欧洲一体化进程首次出现重大倒退,也意味着欧洲的精神根基——妥协,发生了动摇。欧洲作为国际力量重要一极的可信度和成熟度将遭受严重质疑。这对欧洲来说,恐怕是难以承受之重。

回首历史,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萌发的一体化初步构想,到如今拥有19个成员国的欧元区和有28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从产业联盟、贸易联盟和货币联盟,到开放边境、人员自由流动、制定共同发展战略和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一体化进程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主权国家联盟试验。

深究这伟大进程的演进,不难发现,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挫折和停顿不时出现,质疑和怀疑从未中断。但在一体化的伟大政治理想指引下,凭借理性妥协的不二法门,每一次最终都化险为夷。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欧盟成立的基础性文件《马斯特里赫条约》在1992年遭丹麦全民公决否决;《欧洲宪法条约》在2005年遭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欧洲“新宪法”《里斯本条约》在2008年遭爱尔兰公投否决。但这些当时看似重大的挫折和停顿,都不曾从根本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熟悉欧洲政治的人士可能对此深有体会:如果说激烈争吵是欧洲政治的一种日常表象,那么理性妥协则是欧洲政治的一种基本品格。激烈争吵是为了赢得更多相对利益,而理性妥协则是为了锁定双方都无法放弃的绝对利益。

欧洲只要常葆妥协精神,不论希腊债务风波多么险恶,争吵多么激烈,都不太可能引发希腊退出欧元区这样重大的“双输”结果。

不论雅典还是布鲁塞尔,向对方说“不”容易,说“退出”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