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付迪西 织梦好,好织梦
重庆商报讯 “不好意思,我停一会去银行办点事,没想这么多,就让父亲单独在车上了。”昨日,沙坪坝区大学城虎曾路上,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该路属于主干道,不允许停车,正当民警准备去“纠违”时,发现车的后座上竟然还有一个老人,此时被锁车内10余分钟的老人在没开窗户的车内满头大汗。
本文来自织梦
一老人独自被锁车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昨日上午9点左右,室外的温度已经升起来了,沙区110快处队民警陈明与同事在大学城附近巡逻,这时他们看到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当时车驾驶室没有人,车窗是完全关闭的,车也处于熄火状态。”陈明走上前查看,因为该路属于主干道,不允许停车,准备对其摄像后纠违。
dedecms.com
在查看过程中,陈明吓了一跳,因为车的后排座位上坐着一个老人,车子在太阳底下,窗户又是关死的状态,老人热得满头大汗。陈明拉了拉车门,是锁住的。
“老大爷,你赶紧开门出来,里面太热了。”陈明一边拍了拍车窗一边大声喊道。老人在里面说什么陈明听不清楚,但从老人不断摇动手臂和说话的口型来看,陈明大致知道老人自己无法打开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你尝试按一下驾驶座的锁车门的按钮!”陈明大声教老人,可他仍然不明白。没办法,他立即联系交巡警,通过该车的车牌查询车主的电话。不到2分钟,陈明就联系上了车主黎先生,让他赶紧回车这里来。
儿子去附近办事留下他 内容来自dedecms
陈明等了大约10分钟后,一个30多岁的男子才急匆匆地跑来,一个劲给民警道歉,“不好意思,我停一会去办点小事!”他立马打开车门,让父亲出来透了透气。 copyright dedecms
“太热了,太热了。”刚下车老大爷说道。民警见他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民警仔细询问了大爷的身体情况,老人并没有责怪儿子,只是表示出来透透气休息一会就好多了。
黎先生介绍,他是璧山人,当天上午刚从西南医院接了出院的六十多岁父亲回家。当车行驶到虎曾路附近时,他想到离这里约5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家银行,准备到银行去办事。想到不会耽误太久,就让父亲在车里等待,自己没想什么就锁车离开了。在银行办事时又耽误了一点时间,接到民警电话后,就立马跑了回来。
民警对黎先生的行为提出严肃批评,黎先生表示,他一定注意,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了。 dedecms.com
提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夏天在车内 dedecms.com
闷半小时会致命 织梦好,好织梦
轿车内空间狭小,密封性强,炎炎夏日,若停在太阳底下,只需短短十几分钟,车内温度就会上升到50~65℃,成年人在65℃的环境里待半小时就能致命。研究发现,车内温度达到29℃,就可能导致热射病,达到35℃时人会心跳加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进行局部降温。对孩子而言,在一辆高温车内,15分钟会让他们的大脑、肾脏受到损伤。 据央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车门被锁死 别忘了后备厢可逃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当车门被锁死,车内又无硬物可以砸开车玻璃时,是不是可以通过网传的“后备厢逃生法”逃生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了解。 copyright dedecms
体验内容:48秒可打开逃生按钮 体验人:张师傅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一步:放倒后排座椅 织梦好,好织梦
“车主空闲的时候,可以自己练习将后排座椅放倒,有的车主从来也没有将后排座椅放倒过,很多连逃生按钮都不知道在哪里。”体验者榆林市民张师傅说道。
第二步:仰身钻入后备厢
copyright dedecms
后排座椅放倒后,需要仰身钻入后备厢,这时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市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平时,后备厢不要堆放杂物,很多车主都将后备厢堆得满满的,殊不知堆满后遇到紧急情况,便无法逃生了。”张师傅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步:找到逃生按钮逃生
dedecms.com
进入后备厢后,剩下的就是及时找到逃生按钮。“我的车后备厢里有这个圆形的小盖子,掀开盖子,转动开关,后备厢就打开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车主一定要定期检查这个按钮,因为这个按钮平时不用,按钮盖会很紧。”张师傅说。
据统计,完成上述步骤,张师傅用时48秒。据华商报
内容来自dedecms
链接
copyright dedecms
那些“被锁车内”的悲剧
dedecms.com
●2015年6月,湖南4岁男童中午被锁车中闷死,车窗玻璃上布满触目惊心的手脚印,死者爷爷称,当时孙子跟着父母外出,回来时在车上睡觉,他们以为孙子还跟着父母,等家人发现异常,孩子已死亡。 本文来自织梦
●2014年8月,福建晋江2岁女孩小欢跟大舅、大姨回家,路上在车后座睡着,大舅以为小欢已回家睡觉,第二天才发现小欢已死亡。 内容来自dedecms
●2012年6月,湖南3岁女童小紫被老师遗忘在幼儿园校车里长达7小时,校车车门紧锁,车内温度50℃,小紫不幸中暑身亡。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5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