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4月9日讯 (记者侯小健 通讯员王校彬)兴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是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之举。然而,我省部分市县建成人工湿地后,后续管理跟不上,导致设施无法正常运行。 万宁市在这方面探索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经验:即资金、机制、人员“三到位”,确保人工湿地建得起,管得好。
万宁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全省2011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工作会上介绍了该市人工湿地建设的经验。 织梦好,好织梦
舍得投入,是该市推进人工湿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去年,该市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各镇全面实施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建设,并将农村治污项目所需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该市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安排资金分期分批建设人工湿地。目前,该市建成的7个镇(墟)人工湿地工程中,总投资1400多万元,其中,国家及省环保专项资金700多万元,余下706万元均为市财政投入,今年,市财政又安排200多万元用于北大镇湿地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市财政每年还安排50多万元用于湿地工程运行和维护。 dedecms.com
人工湿地建成后,后续维护、管理是关键。为此,该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制订了墟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内容及相关要求等,强化人工湿地后续管理。在该市目前已建成的7个镇(墟)人工湿地工程所在地,该局分别聘请了1-2名管护人员,管护人员均与该局签订劳动合同并由该局发放工资。管护人员除负责人工湿地的运行、管网维护外,还要清除湿地杂草。
织梦好,好织梦
作者:侯小健 王校彬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