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正在激战

移动版  2023-03-05 14:17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好家伙,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的汽车之城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厮杀。燃油车时代,中国有六大汽车城市啊,分别是长春、上海、广州、重庆和武汉、柳州,每个城市都有响当当的车企,长春有一汽,上海有上汽,广州有广汽,重庆有长安,武汉有东风,柳州有武菱。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有的城市掉队了,有些过去跟汽车不沾边的城市却成了霸主。比如西阳,去年生产了101万辆新能源汽车,永夺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层。听到这儿,有老板要说了,这西安除了陕汽和金龙客车也没啥出名的汽车品牌啊,怎么就利息成老大了呢?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搭上了比亚迪的顺风车,去年比亚迪卖了187万辆,同比增长两倍,而西安工厂生产的99.5万辆占比超过一半,西安与比亚迪的深度捆绑关系还要追溯到2003年,当年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才正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比亚迪的生产。及地虽然遍布全国,但西安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眼下,西安的高光时刻相较于曾被诟病多年的工业不大不强之痛,颇有些扬眉吐气的味道啊。不过,产量并非衡量产业实力的唯一指标,面对上海、深圳、合肥等众多实力强劲的全能选手,作为后起之秀的西安仍有不少短板急需补齐,而这也将决定其登顶第一城后是趁势而上还是风光一时。聊完黑马西安,我们再聊聊掉队的城市。掉队城市有三个,分别是长春、武汉和广州。长春的燃油车产量近五年一直位居全国第二,每年产量近300万,但去年新能源车产量连前八都没进,主要是因为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奥迪等品牌错过了新能源,三大巨头没有一款能拿出手的电动汽车,武汉掉队的原因跟长春一样啊,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通通错过新能源,广州是燃油车时代的霸主,油车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但去年新能源车产。要在全国只排第八,原因就在广州的大部分是日系车企,比如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电动汽车已经把日系三兄弟完美踢出局。新能源时代,广州能否保住地位,就看广汽I安和小鹏是否给力了。过去的汽车之城,没有掉队的城市有上海、柳州。上海没掉队是因为绑上了特斯拉。去年上海生产的99万辆新能源车,其中特斯拉产量占了一半以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了71万辆。当年特斯拉落户上海啊,就是看中了它完整的汽车供应链。上海有八家整停车企业和600多家大型零部件企业,林德、时代、财福、李斯特、地平线在上海都有分公司,涉及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电池、车轨及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说上海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晴雨表,那一点都不夸张的,去年上海疫情期间,小鹏汽车的老板发过一条朋友圈说如果上海和周边供应链企业还没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到五月份可能全国。所有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可见上海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有多重要啊。柳州去年生产的65万辆新能源车,全国排名第三。柳州没掉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五菱宏光VV产自柳州,在微型电动车领域,,这款车有绝对的统治力,去年卖了55万辆。第二,柳州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持新能源呐,在柳州大街上,十辆车里至少有一半是宝骏E100和五菱宏光mini EV,路边充电桩特别多,警车都是电动车。柳州电动汽车占汽车保有量的比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倍,你问当地老百姓为啥都开电动车,他们说既便宜又方便。还有武林是让这个城市骄傲的企业,我们不支持谁支持?新能源汽车时代,除了这些老牌汽车城市,还新进的几个城市,比如深圳、长沙、常州。深圳和长沙都是因为上了比亚迪的高速列车,常州是因为制造了动力电池的红利,中创新航的落地让常州成为全国动力电池出货。第一的城市中,创新航是国内仅次于灵王和比亚迪的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除了上榜的八个城市,还有很多城市都在疯狂加码新能源汽车,比如合肥有未来,济南引进比亚迪,重庆有长安和华为问界,北京有北汽新能源,你们觉得未来谁会在这场厮杀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新能源汽车之城呢?关注新哥带你上顶楼看看财富规律。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60420-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