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把你所要的东西弄到手,另一个是用弄到手的东西享乐。然而懂得这第二个方法的人才是最聪明的。——(英国)史密斯
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心灵低碳”,意思是我们的心灵也要像生态环境一样低碳环保,才能获得持久幸福的能力。有人还总结了“心灵低碳手册”:让自己慢下来,多与心灵交流,多花点时间与家人相处,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交际……这自然是很不错的倡议,但需要警惕的是,有时困扰我们的并不是应酬和压力,反而是我们要追寻的美好事物本身。心灵的低碳健康,有时正要从那些“有营养的食物”入手。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朋友知己、爱人知心……这似乎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许多人连得到其中一样都有点困难,更不用说样样具备了。然而,就像忙碌的工蚁只知道收集,不懂得挑拣和欣赏,我们似乎也把数量的增加当作了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只是,这样就真的会幸福吗?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选取了多名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女性,让她们随时记录每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后自己的心情,如工作后、与朋友聚会后、与爱人相处后、照顾孩子后,等等。结果颇令人吃惊,很多成功女性和孩子们相处之后的情绪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幸福和满足,相反,她们普遍会觉得有点焦虑。 织梦好,好织梦
当然,这并不表示成功女性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每个母亲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她们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幸福感却比普通女性要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她们跟孩子在一起时,她们并没有真正地“和孩子在一起”——她们在给爱人打电话、给朋友发邮件、给自己安排下周的节目……她们的心思被太多的美好事物占据了,以至于最后居然无法享受到一点美好,反而被隐隐的焦虑所困扰。
用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老师本·沙哈尔的话来说就是:“你不能同时负担太多美好的东西。”这就像你不能同时欣赏《卡农》和《致爱丽丝》一样,虽然它们都是最优美的曲子,但合在一起时,它们只会把彼此变成噪音。
将事情杂糅在一起并不是成功人士的专利,我们不也习惯着将电视、电脑和书本同时打开,让眼睛在多个地方不断跳跃么?同时我们的手和嘴也不闲着——手机和零食不会距离我们超过半米。也许很多人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这种生活可能正是他们向往的。但当网友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精彩的影评,自己却只记得几个主演的名字;当同事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精致的PPT,自己却还在为明天的提案抓耳挠腮;当朋友在聚会时旁征博引,谈笑风生,自己却只能张口结舌,尴尬地附和着笑笑……你还会觉得惬意吗?
不得不说,这样的境况,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一位作家对此不无感慨地说道:“现代人自以为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文明,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没有时间享受这种文明带来的快乐,这就好像浮士德和魔鬼定下的契约!”是啊,在这个略显慌张的时代,我们走得过于匆忙。
我们匆忙地工作,以为那就是创造;
我们匆忙地消费,以为那就是享受;
我们匆忙地陪伴親朋,以为那就是幸福……
可是,匆忙的你,幸福吗?
也许,只有当我们的生活重新变得简单,美好的事物重新变得稀少,我们才会放缓脚步,稀释慌张,安心地欣赏生命里的每一缕斜阳,每一抹霞光吧。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类已经登上月球三十多年了,我们却越来越少地仰望夜空。似乎只有当美丽的月光几十年才出现一次,才能引得我们抬起眼眸。可是,事实是:月亮每天都会出现……这既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我们的幸运。悲哀的是因此大部分人依然会选择忽视它,幸运的是不管我们哪一天醒悟过来,都会有一轮明亮,在天空最高处安静地等着我们。
有这样一首小诗,也许能给我们一点温暖的提醒: dedecms.com
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
不舍弃黑夜的温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艳。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牺牲和舍弃,我们需要的只是将眼前所有的时光,献给心底唯一的念想:全心地玩,全心地爱,全心地奋斗,全心地享受。就像奥黛丽·赫本,同一时间,,永远只专注于一件事。有个朋友回忆说:“她在试衣时,她就专心试衣;一旦阅读时,她便专心阅读。如果在整理发型时,她也不会像其他的人,一边弄头发,一边抽烟吃三明治。她对于手边的事情一定是专心一致。”这也正是赫本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也许,只有一心一意地经历了最甜蜜的欢笑和最苦涩的泪水后,我们才会明白:幸福不是数不尽的拥有,而是不管拥有多少,都全然享受。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61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