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石昌鸿出生在贵州黔东南。从小在侗乡长大,他对侗寨的建筑形态和其他民间艺术,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對各种图形,比如苗族女性头饰上千奇百怪的图案,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2008年大学毕业后,石昌鸿没有去北上广深等特大型城市发展,而是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贵阳,从事设计师工作。他的设计风格,现代与传统并存。他擅于用图形的正负空间关系来达到形意结合,擅长创作东方简约主义与富有禅意的图形。因为融合东西方文化,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专业比赛中获奖,还入选《亚太设计年鉴》7、8、9、10卷,被国内专业设计书刊收录。
2011年,石昌鸿参与“桂林名片”的设计评比活动,入围十强作品。2013年,有朋友委托他做一款徽派建筑的LOGO。正巧當时有一项徽派建筑LOGO设计比赛,他拿着这件作品去参赛,终于斩获大奖。看着这两幅颇受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欢迎的作品,他忽然有一个大胆设想:全国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风景,能否做一个完整的系列,通过汉字和图形完美的结合,展示不同地域的风景?
创作这套作品的过程中,石昌鸿遇到过很多困难。首先就是时间问题,他本职工作很忙,遇到一些大型项目,常常需要通宵创作。做这个纯粹是凭一腔热血,必须要协调好与本职工作的关系,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零碎时间。还有就是在刚好有设计灵感时,突然插进来一个商业项目。他只能先放下这项心爱的事业,等忙完工作后,灵感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慢一点无所谓,只要能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他就感到问心无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哪里找寻创作元素和灵感?这也难不倒石昌鸿。有一次,他陪小侄儿温习功课,无意间看到课本上有介绍各地的风景名胜。比如课本上讲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武汉的黄鹤楼、河南的龙门石窟,这些元素就能代表当地的文化特色。此外,各类影视剧、纪录片也是他学习的对象,比如纪录片《美丽中国》,有大量的篇幅介绍各地的风光和人文历史。这些点滴知识,都会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石昌鸿把找寻素材的过程,称作“设计中的加法”。而接下来要做“减法”,对收集到的代表性元素,进行筛选和取舍,留下最精华的内容。整个取舍过程很漫长,也令他很痛苦。除了考虑设计元素本身的价值,还要兼顾是否符合汉字的字形,保证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有美感。
以这套作品中的北京为例,石昌鸿修改了不下六次。北京是六朝古都,各种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他想到故宫、京剧、798艺术区,还有革命历史文化等。最终他选用京剧的脸谱造型,因为脸谱中飘逸的胡须,更能彰显字体的艺术性。除了北京之外,像陕西西安的汉唐时期宫殿、福建的土楼、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和飞天造型、西藏的布达拉宫,都是将历史长河中的某段文化底蕴撷取出来,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还有一些地方自然风景独特,比如海南的椰风海韵、云南的热带风情,他也是浓墨重彩地渲染。
dedecms.com
从开始创作第一幅字体标识开始,石昌鸿经历五年的“苦修”,几乎牺牲掉所有娱乐时间。如果算上此前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几乎是十年磨一剑。
2016年5月,他终于完成这套个性鲜明、视觉效果极佳的作品。9月23日,“站酷网”上出现石昌鸿设计的字体标识。他在帖子里留言:“以独特的方式,,为祖国庆生。”发布才几分钟,就被推上“站酷网”首页。最初几天,并没有引起多大动静。然而国庆节刚过,这个帖子瞬间被激活,好多大V转发,转发量已经突破千万,点赞也达到几百万。他也从最初在设计圈内蹿红,一直蔓延到圈外的广受好评。网友们纷纷评论:“这些作品,完全颠覆我对城市名片设计的旧有印象。”“太美了,好像见到出水芙蓉般的美女。看到它们,我瞬间想起梦里的老家。”这位原本想安安静静做创意的平面设计师,陡然成为网络红人。
掺杂在一片赞美声中,也有一些“不和谐音符”。有网友吐槽那幅辽宁的作品,说辽宁哪是一群喜剧演员就能代表的,这也太会忽悠人了。有人抱怨转载的图片比较小,影响到观赏的美观程度。对于作品本身的吐槽,石昌鸿承认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去过,了解得也不够,今后可以继续改进。至于图片像素过低的问题,他先前也预料到了。他会在保护好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推出更清晰的版本。 dedecms.com
石昌鸿希望进一步完善这套字体标识,准备添加南京等10个城市。他还想把字体标识做成书籍,书名可以叫做《一字一城》或《一字一视界》,配合民俗讲解,肯定是不错的少儿读物。
把美景装进字体标识,石昌鸿展现出设计师文艺范儿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很多身在他乡的游子,通过他的作品,闪回心中的梦里老家。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61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