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刘颖颖)6月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共同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2023全国高校非遗保护政策与实务培训班”在京顺利结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结业仪式并讲话。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非遗进校园等专项工作,支持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传承。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20余家院校启动非遗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建设试点工作,多所高校设立非遗学院和研究中心、开设非遗保护专业课程,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非遗教育教学有益经验。
内容来自dedecms
饶权在讲话中指出,高校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支撑,教师队伍是高校开展非遗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广大高校要切实发挥文化传承的阵地作用,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课程教学、学生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非遗保护传承高层次专业人才;要坚持理论创新,将非遗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资源,构建中国非遗保护理论体系;要服务社会需求,不断深化非遗保护实践。
据悉,此次培训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首次指导举办的全国高校非遗师资培训,旨在提高高校教师非遗教学业务能力,培养一批具备非遗保护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全国共计120余名高校教师参与培训。参训学员表示,此次培训安排周密,课程丰富,既有政策解读、理论探讨,也有实地考察以及经验交流,有效回应了当前高校非遗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需求,将推动高校在非遗系统性保护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68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