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塘,一个不过6平方公里的苗族村寨,像一颗晶莹碧绿的绿宝石,镶嵌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清水江畔的山旮旯里,远离繁华,一旦涤尘去垢,立见光华四射,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满目青山披锦绣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清水江边的三门溪沿抱塘溪南进5公里,便到抱塘村口。抬眼望去,一排参天古树径奔眼底而来!伫立红桥,但见一湾秀水,绕村流淌;四面青山,碧绿苍翠,抱寨环峙。溪流不大,但终年不枯,穿山劈谷从深山涌出,犹如慈母的乳汁,哺育着村中的苗族儿女。青山不高,四季常青,立地擎天,形同严父的胸怀,呵护着四野生灵。走下溪,鱼翔浅底,蟹觑岩穴;登上山,兔奔灌丛,鸟语花间。进入山中,密密树林中,有青杠、枫树、麻栗、榉木、香樟、楠木等杂树;山湾坡垅上,有连绵千亩的茶油树、桐油树、板栗树等经济林木;当然,绿盖千山的是杉树,松涛万顷的是松林。参天乔木下,遍布奇花异草,野菌蘑菇。丛林中,隐匿着野兔、野猪、野羊、穿山甲、野鸡、锦鸡、竹鸡、画眉等飞禽走兽。
copyright dedecms
回身转目,只见田园阡陌间,群楼拔地起——宗祠、窨子、木屋鳞次栉比,错落斗彩;村头寨背后,万竿参天翠——楠竹、苦竹、贵竹遮天蔽日,参差争青。朝立山巅,清风徐来,满目青山披锦绣;暮踱阡陌,香气氤氲,一望古寨笼烟霞。春临抱塘,万木争春,鸟语花香;夏游抱塘,熏风送爽,,绿水添凉;秋访抱塘,枫丹谷黄,梨橘凝霜;冬走抱塘,米酒千觞,原味悠长。
织梦好,好织梦
因有清水江和古驿道,抱塘500年前就吸纳了荆楚文化和汉文化,村民善良淳朴,民俗风情浓郁。四月初十赶歌场,六月初六晒家谱,是四十八寨歌场重点活动之一。
鳞次栉比窨子屋
走进抱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窨子屋,始信“抱塘的窨子”此言不虚。小小抱塘村,家不过百余户,人不足七百口,世代农耕,兼营林业,山窝窝里怎么会冒出这么多窨子屋?
据村中老人介绍,抱塘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先迁居此地的是吴姓,其次是粟姓,第三是潘姓,之后李、刘、罗、龙、杜、覃、谢诸姓陆续迁此,最后达到10多姓。各姓人迁到抱塘后,散居于老寨坪、对岸寨、麻寨、对安田、枫木冲五个地方。地分散,姓不同,但奇怪,每天各家的牛放出去,总会自动聚集到抱塘来,啃吃这里的粽子叶。人们觉得蹊跷,于是请地理先生来看,地理先生架罗盘、观山形,然后煞有介事地说:“这抱塘地形是个金包鱼,吃剩有余,谁坐谁致富。”各户一听,便争先恐后搬到抱塘,聚居成了一个大寨子。
抱塘寨从明洪武年间兴起100多年后,达1000多口人,清康乾盛世达鼎盛时期,抱塘已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集市,长街短巷数百米。市面上有绸布店、豆腐店、百货店、小吃铺、屠夫摊、伙铺、客栈等店铺,琳琅满目,五彩缤纷。
是什么东西撑起这个世外桃源似的繁荣市面?是木材,是古驿道。清康乾时期,抱塘自产自销成材杉木面积达1万余亩,南来北往的木商,常住抱塘或三门溪,将采购的木材扎成掛子(小木排),从抱塘溪放出三门溪,然后扎成大排顺清水江放下洪江。这其中,抱塘人可获三笔收入:销售木材收入、客栈食宿收入、扎放掛子收入。如此年复年,月复月,日积月累,抱塘人的腰包逐渐鼓胀,仓廪渐渐充盈起来。有了原始积累,抱塘人雄心大发,购油山,买田地,趁农闲,做生意。东走花里到竹林,南经龙塘出靖州,西过中寨走锦屏,北出三门溪,顺水下远口,出湘楚。贩卖丝烟,倒腾布匹,贩运食盐。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抱塘形成了个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纵横270米、一色青石板铺墁的大驿站,商贾云集;抱塘至湖南靖县大堡子的羊肠路,变成了15公里的花阶宽驿道,马帮不绝。驿站驿道让抱塘人大获实惠,客商食宿和生意利润收入都不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于是清乾隆四年,由木材和驿道造就的抱塘第一个富翁,在抱塘悄然竖起了第一幢窨子屋。这幢窨子屋长五丈,宽五丈,进深五间,横对称三间半。中间一个大花园,两个天井。 dedecms.com
随着木业的日益兴旺和生意的日益兴隆,抱塘的富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从乾隆至嘉庆年间,窨子屋一幢接一幢拔地而起,最后达到了20幢。 织梦好,好织梦
抱塘人在搞木材做生意的同时,兼抓教育,于乾隆二十一年创建了凤鸣馆,凤鸣馆开办以后,坌处、杨渡溪、三门塘、中寨等都有学子来就读。如今,凤鸣馆舍早已倾圮,仅余“凤鸣馆碑记”碑尚存于寨背井坎边。 copyright dedecms
抱塘人在大兴土木修建住房的同时,还兼顾公众出行的方便,大兴公益事业,修井、架桥、铺路。尤其是寨内的巷道,东西南北,纵横交错,全用青石板铺就,每条巷道交汇处均呈“丁”字形,无一条交叉而过,故外人入寨,如入迷宫。为长富久安,抱塘人把村口外两座横跨抱塘溪连通古驿道的风雨桥尊称为金锁桥和银锁桥,意为把抱塘的金银财宝永锁抱塘不外流。 织梦好,好织梦
山歌嘹亮一家亲
抱塘及附近的中寨、三门塘、龙塘、新寨、高坡、花里、湳头、棉花等村寨,千百年来,苗、侗、汉三个民族杂居其间,亲如一家。这里的村民,不论苗、侗、汉民,遇苗说苗话,遇侗说侗语,遇汉说汉话,寨与寨之间,人与人之间,彼此交往,并不存在语言上的障碍。
据史载:苗、侗先民,在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就溯沅江到清水江沿岸定居。明、清两朝开发清水江一带木材,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一带的汉人木商也散住清水江边各寨;加上明朝初期,朝廷为巩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从中原不断派来军队在当地驻扎,后他们也成为当地居民。故形成苗、侗、汉民相互杂居,习俗相互融合,语言相互融通这一独特的语言文化“奇观”。
抱塘的歌场文化也很有特色。在抱塘周边相距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有平芒、三门塘、新寨、天华山、龙凤山、四方坡、阿婆坳等著名歌场。抱塘歌场场址就在其村边红桥桥头树林里。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开歌节,十里八乡的民众集中到抱塘歌场,或一天或连续数天,在歌场上男女对唱,以歌传情;或相互盘答,以歌达意。歌词采用比喻、叙事、夸张、借喻等多种手法,随机应变,巧妙穿插,直接演唱。歌场中苗人、侗人、汉人语言虽不相同,但唱山歌时,却一律用侗语演唱。 dedecms.com
每位山歌爱好者,在同一歌场上,都能流利用“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这四种唱腔演唱同一主题的山歌。“河边调”唱腔似清流叮咚、甜润绵柔;“高山调”音调嘹亮,声震山谷;“青山调”如林中画眉,音色抑扬顿挫,婉转悠扬;“阿哩调”唱腔活泼、欢快,使听众如醉如痴。“四十八寨”侗、苗民歌,地方特色突出,经久不衰。这一独特的歌场文化,千百年来,一直保持至今仍未改变。
以抱塘为代表的“四十八寨”语言和歌场文化,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瑰宝,也成为民俗专家学者和游客纷纷来抱塘的原因。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70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