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能够育人,也能育家”

移动版  2024-05-01 01:42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孙竞)“大学能够育人,也能育家。从大学中应走出建设社会的栋梁,也应走出和谐家庭的建设者。”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庭教育学专委会)2024学术年会上,家庭教育学专委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缪建东建议高等院校积极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 织梦好,好织梦

为推进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加强高校家庭教育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去年9月成立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学专委会名誉理事长赵石屏介绍,目前,专委会从最初的26所成员高校发展到目前的81所成员高校、300多位会员。家庭教育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于2022年申报成功,各高校已经开始撰写相关教材。专委会还参与了家庭教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工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今年的年会主题为“教育强国建设与家庭教育理论创新”,与会嘉宾围绕家庭教育专业建设和理论创新、现代家庭教育学的使命、协同育人理论构建、家庭教育学的机遇和挑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分享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的观察与思考。 本文来自织梦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范国睿认为,教育源于家庭,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儿童教育学到终身教育学、从知识教育学到发展教育学、从学校教育学到系统教育学、从实体教育学到虚拟教育学、从无边界学习的混合教育学到大语言模型辅助学习的教育学的时代转向。未来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将直面人工智能的挑战,走出以确定性知识的教与学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学框架,深入探讨人类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与成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深圳大学教授刘国艳介绍,问卷显示,超过60%的家长有家庭教育指导的强烈需求。指导服务渠道中,学校和老师是家长首选的主要渠道。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需求上,“心理健康知识”遥遥领先,其次是“亲子沟通的知识与技巧”。她指出,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式的需求呈多元化分布,对专业性、系统性的指导需求最高,比较青睐富有趣味性的指导方式。

copyright dedecms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康丽颖指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要着力解决六个“不”,即教育目标不一致、教育关系不协调、教育资源不共享、教育责任不共担、教育功能不互补,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的发展不全面。要整体提升家长协同育人能力,加强校家社协同组织与功能建设,,以资源倾斜分配来助力弱势群体,促进校家社贯通,提升育人质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缪建东表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持续推进家庭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重新构建大学、学科、人才与社会的关系,要主动感知新变化,调整新定位,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潜能,寻找新方法,探寻新路径。”缪建东说。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77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