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在2023年度“头雁”项目验收评估中获第一

移动版  2024-06-14 02:27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孙竞)近日,农业农村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023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40所承办“头雁”的高校中荣获第一

织梦好,好织梦

为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自觉履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承办“头雁”项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为北京、河北、辽宁、山西、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海南、青海10个省份培育了1600名“头雁”。2023年,内蒙古、广西、贵州、福建和江西又将中国农业大学遴选为培育机构,“头雁”培育任务覆盖面扩大到15个省份,培育人数也增加到2176名,培育规模得到了显著提升,培育质量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及各省农业农村厅的广泛认可。

织梦好,好织梦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培育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头雁”项目工作专班,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实行制度化、模块化、流程化的工作机制,按产业建立指导群,群内育种、土肥、植保、农机、营销、金融等各方面专家对学员进行实时指导,深入解决学员实际问题;选派高水平专家到“头雁”学员生产基地进行实地指导近百次,实地指导了3300余名“头雁”学员,主动为学员生产“把脉问诊”、排忧解难,并经常将其他高校培育的“头雁”学员也纳入指导范围,一并指导,共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组织学员交流研讨,建立跨省域互访合作机制,鼓励“头雁”学员成立联合公司等联盟组织,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联合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成立了“京津冀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联盟”,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与高校教研、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培育“头雁”新模式,不断推动“头雁”实现抱团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以训后培育为重点,加强学员需求调研,精准开展指导服务,优化“头雁”培育模式,提高“头雁”培育质量,将“一年培育,长期服务,终身校友”培育理念落到实处,着力打造“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局面,,为乡村产业发展培育更多实用人才。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78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