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加大拔尖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移动版  2024-06-14 16:37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地处北京,是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学校以“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高精尖学科群建设,推动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协同发展,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

织梦好,好织梦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其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学校建设国家“双一流”学科(数学)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群)5 个。 内容来自dedecms

人民网:2024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或新变化?

本文来自织梦

首都师范大学:今年,学校将推进和优化“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项目招生。该项目旨在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学校共有历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基地入选,是北京市属高校唯一拥有该基地的高校。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对优秀学生精准培养的有效路径。 内容来自dedecms

学校的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是经过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进行招生的项目。该项目通过优势学科强强联合,打破学科和专业边界、院系边界,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2024年学校有世界史+外语、历史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考古学+地理信息科学、哲学+教育学的4类11个双学士学位的招生项目。

内容来自dedecms

今年,学校将优化初等教育学院的招生和培养方式。目前有“敬修书院”“伯良书院”两个本科生书院。“敬修书院”在创办三年的基础上,侧重小学文科类卓越教师培养,将学院的德育、英语方向本科生以及部分中文方向本科生调整到书院内进行招生。学生入学后的一、二年级,实施全科型培养,不分专业方向,给学生全面发展、自学选择、探索的空间;二年级结束后分流进行相关专业方向学习和研究。

内容来自dedecms

“伯良书院”在创办两年的基础上,侧重小学理科卓越教师培养,将学院的科学、信息技术方向本科生、部分数学方向本科生调整到书院内招生。学生入学后的一二年级,实施全科型培养,不分专业方向,给学生全面发展、自学选择、探索的空间;二年级结束后分流进行相关专业方向学习和研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学校还鼓励和支持师范生考研,师范生毕业当年就可以继续攻读北京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和本校所有类型的全日制研究生。另外,,学校师范生实行免收学费的政策,毕业后双向选择到基础教育系统就业;同时师范生教师资格证实行免试认定(学校对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可以免考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dedecms.com

人民网: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无增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首都师范大学:2024年学校总招生计划为3021人,比去年略有增加,在27个省份进行普通类招生。今年,学校对各专业的招生计划继续进行优化调整,将招生计划向就业好的专业、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以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倾斜。

本文来自织梦

人民网:请简要介绍一下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优势特色突出,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内容来自dedecms

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有5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等5个学科评为A-,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等6个学科进入B+;2019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院;2020年,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建设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织梦好,好织梦

学校共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传统师范专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所有本科招生院系均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学校在重点建设师范专业的同时,也在加强非师范类专业的建设,考生在报考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将来的发展,选择学校的师范类专业或者非师范类专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民网:请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 本文来自织梦

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实行开放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入校后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入学后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除个别普通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外,学生们遵循“申请无门槛,准入有审核”的转专业政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此外,学校实施灵活的辅修双学位政策。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长,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14个辅修专业,实行“一本一辅”的人才培养形式;现有辅修专业涵盖了文学、教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形成了独特的培养特色。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788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