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正值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夏至时节,扬州市古运河东关古渡游客络绎不绝。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漫步其间,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当代“扬州慢”的烟火胜景,,更能体会到千年运河文脉汇入时代大潮的勃勃生机。
大运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为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贯通古今 运河考古还原琳琅盛景 copyright dedecms
洛阳含嘉仓的炭化粟、写有“荆记肉铺”的白釉黑彩碗、产自唐代的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上,240余件(套)文物静静诉说着大运河的辉煌过往。 织梦好,好织梦
千里通波,舟楫如梭。8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寻迹”“探胜”“见证”“融汇”四个部分依次展开,为观众呈现新时代大运河考古成果与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新变化、新成就。 织梦好,好织梦
“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州桥遗址,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的演变过程,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巨幅石雕壁画,见证了北宋东京城的繁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州桥东侧汴河北岸石壁效果图。国家文物局供图
天津十四仓遗址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元代漕仓遗迹一组,实证了元代河西务十四仓遗址是以大运河为依托,由北运河、引河、人工水体(湖泊)、道路、漕仓、沉船等各类相互关联遗迹构成的大型国家漕运仓储系统,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 dedecms.com
“大运河的考古延伸了历史轴线,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本文来自织梦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其中7处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阐释,是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生动实例。
妙笔生花 描绘千年运河古韵新貌 内容来自dedecms
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生生不息的运河气息。书中提及的地名虽有数十之多,但故事发生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姑苏、湖州、维扬、江宁、临安、扬州一带。可以说,《红楼梦》是运河城市里的故事,是大运河“流出”的故事。
dedecms.com
大运河,是水路,也是“文路”。回望过去,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或礼赞风光,或借景抒怀,写下丰富多彩的诗文,随着大运河的奔腾不息而流传千古。放眼当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推出了一系列大运河题材的优秀作品,为我们展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运河画卷,让尘封的历史重新生动起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号子响起,声震四方。6月18日晚,原创舞剧《运》精彩登台杭州运河大剧院。该剧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号子”元素融入其中,聚焦于运河岸边的普通人家,生动展现了运河儿女秉承家国情怀、弘扬中华美德、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 本文来自织梦
一路旖旎,好景相随。5月,文化节目《启航!大运河》与观众见面。节目以“文化探访团”的沿河探访为经,以大运河的古今故事为纬,营造沉浸式的文化寻访场景,清晰勾勒出大运河从起源到发展的历史经纬,找到了大运河文化故事的新“打开方式”。 dedecms.com
波光云影,跃然纸上。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中,作家徐则臣以独出心裁的叙事技法为大运河立传。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命运、追寻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 织梦好,好织梦
“在时空交错的坐标里探寻一条河,我相信我看见的是一个复杂、浩瀚的世界。这条河贯穿南北,盯着一条河看,其实就是纲举目张,在打量一个辽阔而古老的中国。”徐则臣说。 织梦好,好织梦
方兴未艾 悠悠运河吹来文旅新风 内容来自dedecms
每逢假期,扬州北护城河边的扬州非遗珍宝馆内的非遗研学互动体验区总是人头攒动。游客通过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展陈手段,能够听到、看到扬州的非遗,获得更多的互动感和体验感。
在室外,运河水上游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游客坐在古色古香的画舫里,一边听讲解,一边欣赏运河两岸风光,成为认识扬州、了解运河的最新旅行方式。
围绕运河沿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沿岸各地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内容。河北沧州近日开通大运河城区段水上公交,满足市民和游客的不同出行需求;江苏宿迁文化地标陆续“上新”,古老的“黄金水道”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浙江桐乡,乌镇戏剧节等运河沿岸文化IP也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 本文来自织梦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大运河沿线省份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系统梳理大运河沿线的文物、非遗等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实现大运河沿线各类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的全覆盖,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带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copyright dedecms
天津市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期元宝岛公园已于2023年4月正式开园,集中展示明清时期天津运河文化盛景,活态传承大运河非遗与津沽文化;在河南省,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永济渠、京杭大运河汇通河等3部分共同构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促进大运河文化永续传承;安徽省打造大运河安徽段“汴河遗珍·水韵皖北”文化旅游整体品牌,实施文旅精品创建行动…… 织梦好,好织梦
业内人士认为,大运河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IP,对于沿岸城市彰显城市个性与魅力,展现人文之美、生态之美与发展之美,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保护传承与活态利用大运河文化,加强沿线城市交流合作,“中国大运河”的文旅名片将更加闪亮。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79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