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塞林港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探寻掩埋在流沙之下的海丝古港

移动版  2024-06-22 16:12  来 源:网络整理  字号:

织梦好,好织梦

自古以来,红海就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也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交汇点。历史上,塞林港曾与通往麦加的吉达港、通往麦地那的吉尔港“并驾齐驱”,是红海东岸的重要的朝圣贸易港。岁月流逝,塞林港昔日的热闹与繁华逐渐衰落,遗址也慢慢被流沙掩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联合出品,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人民网文娱摄制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第二期正式上线。本期节目邀请到山东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姜波,与大家一同寻找流沙下的丝路要津——塞林港。

dedecms.com

2018年-2019年,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原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成中沙联合考古队,先后两次在塞林港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织梦好,好织梦

中沙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的两次发掘,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果:发现了一处被流沙掩盖的古代港口城市,并确认了古海湾、古航道和季节河遗迹;探明了塞林港建港缘由——这里既有海陆交通之便利,又可为海船提供淡水补给,是海港选址的绝佳地点。

织梦好,好织梦

联合考古队还发现了成片分布的大型建筑遗址和两处排列有序的大型墓地,并清理出一批珊瑚石墓葬,采集了较多的文物标本,包括青铜砝码、波斯釉陶、阿拉伯陶器与釉陶、玻璃器物和黑曜石器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遗址还出土了一批来自中国的瓷器。塞林港遗址生动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城市的历史景观。

dedecms.com

在遗址南侧水域,联合考古队确认了一处可供泊船的港湾,找到了古代船只进出港湾的航道。这里港湾双礁环抱,水流平缓,深度适中,且为泥质海床,便于海船避风、泊驻与航行,堪称天然良港。在海湾海床,联合考古队还发现了河流带入的淤泥沉积,且堆积深厚,说明此处曾经是一个河海交汇,淡水充足的港口城市。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79115-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