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是一种将内容、形式和功能融为一体的艺术。从主题提炼到风格确立,从材料制备到工艺选择,从封面设计到版式布局……一本书的诞生,倾注了书籍装帧艺术家的心血与巧思,是一次对技术、美学和文化的深刻探索之旅。 copyright dedecms
在数字化阅读深入生活的当下,纸质书籍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体现了一种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在彰显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与审美追求的同时,以其独有的物质性为人们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阅读体验。
copyright dedecms
日前,第三届书籍装帧艺术展览在浙江省海宁市举办,由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师生及艺术家创作的百余件书籍装帧艺术作品,在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徐邦达艺术馆集中亮相。创作者们力求以多元的视角和多样的设计手段拓展纸质书籍的内涵与外延,生动展现出当代书籍装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活力。 copyright dedecms
寻求“多维度的表达”
dedecms.com
“在人们的印象中,‘书籍装帧’通常等同于书籍的封面或版式设计。而今天的书籍装帧艺术家,往往需要介入前期策划、中期设计、后期印刷等书籍生命的整个周期,甚至完全不依赖其他文本作者,独立完成一本书的所有内容。”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田忠利表示,随着“书籍装帧”概念的不断延展和深化,艺术家不再仅仅是书籍形式的创造者,也是书籍内容的构建者和传播者,这一变化无疑为其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本文来自织梦
纵观本届参展书籍,涵盖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生活等诸多领域,除了主题内容多样,其设计表达的丰富性和独创性是最大的亮点。从装帧艺术创新的视角去观察,溯源其背后的创作逻辑,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主要路径:一是以材料创新激发多感官体验,二是以形式创新传递丰富内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试看邹强的作品《历史的痕迹》,该书通过对诸多中国古代遗迹的刻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为了凸显书籍的斑驳、古朴之感,艺术家采用了历经十数年风吹日晒的旧书页碎片作为封面,其上布满的苔藓和嵌入其中的桂花枯枝皆是自然形成,巧妙地将“时间”这一概念进行了具象化呈现。叶盈盈的《后土之间》形如一方土块,当读者翻开书页,便会闻到由特殊再生纸所散发的草木香气,仿若置身自然乡野。李岩的《逐梦寰宇问苍穹》则以透明亚克力材料作为书页,彰显出浓郁的科技感与未来感。这些可触可感的材质细节不仅与书中内容形成呼应,更为作品带来了十足的艺术张力。 dedecms.com
除了材料语言的拓展,展览中的许多作品还展现出设计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如陈洁莹的《蝉鸣树语》聚焦了蝉绚烂而短暂的生命轨迹。书籍的装帧方式采用经折装,当书本徐徐展开,一棵参天古树好似拔地而起,贯通全书首尾。由树根处为起点向上阅读直至树冠,可见蝉从卵枝到若虫,再经历脱壳变为成虫的历程。经由巧妙的形式设计,生命的轮回在书页间流转,诠释出动人的自然之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此外,范一诺的《圣甲虫》借助不同色彩书页的拼接表现时间的流逝,以此象征甲虫辛勤劳作的一生。各个页面看似构图单一且不断重复,却是以“做减法”的设计手段彰显无声的力量。郑崇铭的《鱀复来归》讲述了白鱀豚的生存故事,页面上方的蓝色部分象征白鱀豚在长江中的活动范围,随着章节的推进,其色调逐渐变淡,,图像越发模糊,以此警示白鱀豚正逐渐离我们远去。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书籍中有许多仅容纳了少量文字信息,甚至完全脱离了文本的限制,艺术家仅借“书”的形式与面貌来传递自己的所思所感。这类作品既是书籍,也可看作独立的艺术装置,呈现出书籍装帧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精耕“有温度的设计” 本文来自织梦
什么是好的书籍装帧艺术作品?也许每位创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但其中必然包含一个要素,那就是为读者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武将所说:“作为一名书籍设计者,首要应站在读者的立场去思考,强调作品的功能性和体验感,不仅要敢于在表现形式上积极探索,更需要精耕那些人性化的、有温度的设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朱珺设计的《文本与图式》,是一本记录了十余位油画家与两位文学家对话的文献集。其外观采用较为传统的装帧样式,当读者打开书本仔细翻阅时,能够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舒适之感。全书以“档案盒”为设计灵感,页面中反复出现的对话框、文件夹、表格等视觉符号,不仅提示了作品主题,更使得大量琐碎的文字信息排列有序、疏密有致,且富有层次,有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谭平1972—2022》是对艺术家谭平从艺50年间的千余件作品的汇编。该书的设计者刘馨元在排版之初通过精确的网格设计,将不同尺幅的作品进行比例上的调节与规范,使其在清晰呈现的同时,为读者较为真切地展现出作品间的悬殊比例。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潘焰荣的《奇迹之境:艺术家手作书》以富有节奏的编排方式介绍了50本艺术家手作之书,书与书之间用黑色薄纸间隔,以便读者区分。孙晓曦的《做:中国2021》收录了108位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方案,艺术家的名字按姓氏字母排序出现在书口上,便于读者检索,内文也以橙色和黑色区分不同语种,使阅读更加流畅。
dedecms.com
设计的“温度”不仅反映在书籍的编排细节上,还体现在对特定读者群体阅读习惯的关照中。《竹事三考》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竹器与竹匠的书籍,创作者徐如枫在设计前期走访绍兴时发现,这里的竹艺匠人大多年过耄耋,文化程度有限,且惯用我国曾经试行的“二简字”。因此,她在书籍的设计中有意加入了许多“二简字”注释及相关装饰元素,希望这些老匠人也能轻松读懂这本记录了自己人生故事的书。
dedecms.com
一件件书籍装帧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激活了人们的感官,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成为连接创作者与读者的纽带。艺术家们以匠人之心营造书籍之美,不仅是对传统阅读习惯的致敬,更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向人们展现出书籍装帧艺术的无限可能。 本文来自织梦
(本报记者 荣 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84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