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下得去 农村发展上得来

移动版  2015-12-31 06:42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 本报记者 赵优 见习记者 叶媛媛

  特约记者 陈循静 通讯员 陈长宇

  他们的专长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特长——政策熟、信息广、思路宽;

  他们的单位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使命——帮党建、帮发展、帮民生、帮稳定;

  他们的姓名各不相同,却有着共同的称谓——“第一书记”。

  在万宁,34名“第一书记”驻扎在“软、散、穷、乱”的村子里,转变角色,实干为民,同时,万宁市委及市委组织部加强管理,健全机制,充分调动“第一书记”扎根基层的激情,培养他们富民强村的本领,激发他们建功立业的干劲。

  转变角色接地气

  宽大的条纹长袖,积灰的黑色皮鞋,这是北大镇丰丹村“第一书记”李绍煦见到记者时的穿着。5个月前,从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协调管理处来到这个距万宁市区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偏远农村,走马上任的李绍煦首先改了自己的打扮。他心里清楚,跟群众打交道,不能把自己当干部。

  在省政务中心的支持下,李绍煦在丰丹村委会办公室辟出了30平方米的场所,拉光纤,添电脑,给村干部们排了班,丰丹村便民服务站启用了。低保、医疗救助、新农合……能够网上申报的事项,村民在家门口就可办理。

  李绍煦的干劲,来自于肩上的担子。

  记者从万宁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为加强“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强化沟通交流,万宁成立了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并按镇域将34名“第一书记”分为6组,每个组的组长还兼任所在镇党委副书记,负责本组“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作为万宁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北大镇第一书记组组长,李绍煦说,“第一书记”的工作,必须想法设法去干好。

  部门配合助脱贫

  繁茂的槟榔林橡胶地里还能养殖豪猪?对于北大镇红星村的村民来说,这可是个新鲜玩意。

  这个新产业,是28岁的“第一书记”刘健带来的。“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刘健告诉记者,他的派出单位万宁市委办正是红星村的驻点单位。在万宁“三联三问三解”联系服务机制下,万宁市委办与红星村保持密切联系,长期扶持。早在刘健驻扎红星村之前,万宁市委办就为他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有了基本的工作思路,刘健心里也有了底。

  记者发现,全市34名驻村“第一书记”中,有20名“第一书记”的派出单位,同时也是派驻村在万宁市“三联三问三解”中的驻点单位。

  万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应龙介绍说,来自于驻点单位的“第一书记”有了单位的大力支持,将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为百姓谋福利。

  献计出力抓项目

  “‘第一书记’不仅搞道路和水利建设,还推动村里的文明生态点建设,硬化、绿化、美化弄起来,让村里变了模样!”提起黄俊斌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山根镇多扶村委会主任龙田燕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书记”能力和业绩如何,关系着基层党建和脱贫致富的大局。为此,万宁建立完善了“第一书记”结对帮扶、教育培训和定期考核三项机制。制定了《万宁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动真碰硬,逼着他们干;组织“第一书记”参观培训,让他们学着干;召开一月一次的现场交流会,让他们比着干。万宁市委书记张美文还带领有关部门走访了全市34名驻村“第一书记”,并先后听取4次汇报。

  记者了解到,驻村以来,“第一书记”争取各类资金9500多万元用于建设驻点村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用电改造、农村饮水、村级办公场所和其他等139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派驻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市第一书记村在建项目40个。

  (本报万城12月16日电)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9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