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投行成立,多方共赢助力经济
事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系列活动6月29日在中国北京举行。12月25日,该协定达到生效条件,亚投行正式成立,预计明年开始贷款。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有57个,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拉美地区,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亚投行股本1000亿美元,中国是筹建亚投行倡议发起方和亚投行最大股东国,认缴股本比重达到30.34%。
点评:从提出倡议到开业运营,亚投行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充分说明亚投行的成立符合多方共赢的目的。亚投行的建立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有助于亚洲国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地区整体的互联互通,进而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参与亚投行的域外国家而言,亚洲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投资机会,能够拉动其经济复苏。可以说,亚投行将有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亚投行作为新的区域多边开发银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关系,为国际金融领域注入新鲜血液。
2.核问题解决,伊朗频收经济邀约
事件:当地时间7月14日,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在奥地利维也纳达成了历史性的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从而为解决延续了12年的伊朗核问题达成了政治共识。按照协议,伊朗重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寻求、开发和获得任何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后,联合国、美国以及欧盟将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dedecms.com
点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不仅在政治上对稳定中东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未来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更使中东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一旦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伊朗将重返世界经济舞台。首先,作为坐拥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中东大国,伊朗将恢复石油出口,这将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其次,伊朗国内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仅人口就达到8000万,这必然使其成为各国及跨国公司争抢的市场,目前已有德、英、法、意、日等多国代表团访问伊朗,探讨与其展开经济合作的机会。未来,伊朗不仅将成为中东经济大国,其新兴经济体的地位也将板上钉钉。
3.重开大使馆,美古经贸任重道远
事件:当地时间8月14日,美国驻古巴大使馆在哈瓦那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这标志着美国驻古巴大使馆正式启馆。7月20日,古巴驻美大使馆已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馆。在美古两国大使馆重新开放后,美古展开了关系正常化谈判。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9月份宣布实施新举措,为赴古巴旅游提供更多便利,并扩大涉及古巴的电信和网络服务的许可范围,允许个人在古巴开设银行账户、设立办事处等机构。
点评:美古重开使馆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而美国在经济上放宽对古巴的制裁,不仅有利于古巴经济的发展,也为拉美经济发展以及美国与拉美地区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但这只是美古关系正常化的初步成果之一。要想让两国关系全面恢复正常化,美国还必须解除对古巴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制裁。虽然目前美古两国在恢复商业航班、直接邮递方面取得一致,美国也表示将进一步放松对古巴旅游和经贸的限制,但由于美古两国在多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分歧,美国彻底解除对古巴封锁还需要时日,这也预示着两国经济关系正常化将是一个长久、复杂的过程。
4.难民潮涌来,欧洲多国财力难捱
事件:当地时间9月2日,来自叙利亚年仅3岁的艾兰·库尔迪随家人乘船从土耳其偷渡前往希腊,船只由于严重超载而倾覆,造成10余人死亡,小艾兰的遗体在土耳其南部海滩被发现。随后,事件图片迅速传遍全球,并引发欧洲各国重新考虑难民接收问题。由于部分国家开始对接受难民放宽条件,这让来自中东、北非的大批难民进入欧洲。一时间,从南欧的意大利、希腊,到北欧的芬兰、瑞典,难民潮席卷整个欧洲。
点评:无论是否接收,难民就在那里。面对潮水般涌入的难民,欧洲多国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接收难民不只是人道主义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暂时安置难民的费用只是一个方面,后续还将涉及难民进入后对本国居民在就业、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这也是导致欧洲各国就难民安置难以达成统一立场的重要原因。英国提出的关于欧盟改革的四点意见中,就包括难民问题,这让难民安置可能影响到欧盟的统一和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欧洲经济并未完全走出债务危机的阴影,欧洲多国还在勒紧腰带,在紧缩财政的政策下度日,难民问题使其在财力上更显捉襟见肘。
5.TPP达成,区域自贸标准跃升
事件:当地时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TPP谈判涉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其贸易规模占全球贸易总量的27.64%。TPP协议包含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30个章节。该协议将在相关各国批准后生效。
点评:TPP以全覆盖和高标准著称。无论是协议内容的覆盖面,还是标准的设定,抑或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准入前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例外条款”方式,甚至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劳工和环境条款、国有企业等方面,TPP在已生效和正在谈判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都是门槛最高的。尽管TPP的最终生效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其达成已令国际社会众说纷纭。之所以有此影响,就在于其不仅对参与方贸易、投资产生影响,也为今后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树立了一个标杆,更对世贸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产生了一定的冲击,TPP的最终生效必将对全球贸易规则产生深远影响。
6.巴黎遭恐袭,反恐增加经济压力
事件:当地时间11月13日,法国巴黎遭遇连环恐怖袭击,造成132人死亡。随后,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组织“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IS)宣布对此负责。为稳定局势和抓捕嫌疑人,法国11月13日晚宣布本土及科西嘉岛进入紧急状态,并对极端组织进行反击。11月15日晚,法国国防部发布公报说,法国战机当天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目标实施空袭,摧毁该组织一个指挥所和一个训练营。
点评:巴黎遭遇的恐怖袭击被称作“法国9·11”,这不仅因为袭击针对平民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更是因为这是法国乃至欧洲遭遇的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从而凸显了国际反恐形势的严峻。恐怖袭击不仅给法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也给欧洲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一方面,恐怖袭击使民众消费意愿减少,使随后的感恩节、圣诞节消费市场暗淡,部分国际游客对赴欧旅游安全产生担忧;另一方面,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推高了美元,使大宗商品的价格产生波动。同时,由于多国加大了对打击极端组织的投入,此方面的支出也相应增加。这对复苏前景仍不稳定的世界经济而言又平添了压力。
7.共同体建立,东盟经济全球第七
事件:当地时间11月22日,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了成立共同体公告,宣布在今年底正式建成东盟共同体,承诺未来10年继续完善共同体建设。东盟共同体包含政治、安全与社会文化方面。目前,东盟地区拥有6.25亿人口,经济总产出为2.6万亿美元。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合计占世界GDP的3.4%,居全球第七,贸易额大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
点评:东盟共同体的建成标志着东盟一体化进程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本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东盟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随着关税的调降,东盟各国间的贸易量将大幅提高,东盟各国间的相互投资额也将进一步增加,各国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将进一步密切,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将在东盟各国间更为合理地配置,东盟内部将形成单一市场,同时其在全球制造业链条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这将有利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东盟形成共同体将进一步推升东盟在本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东盟十国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8.减排获承诺,绿色经济望结硕果
事件:当地时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一致同意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巴黎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作出努力。
点评:《巴黎协定》在为全球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未来行动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为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巴黎协定》也将通过经济手段推动各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推动各方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向绿色可持续增长方式转型;促进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财力支持,在技术周期的不同阶段强化技术发展和技术转让的合作行为,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协议推动各方通过市场和非市场双重手段,进行国际间合作,促使缔约方共同履行减排贡献。在协议引导下,全球投资偏好未来将进一步向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9.部长会落幕,世贸框架成果丰富
事件:当地时间12月15日~19日,世贸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会议通过《内罗毕部长宣言》及9项部长决定,承诺继续推动多哈议题。会上,世贸组织成员首次承诺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并就出口融资支持、棉花、国际粮食援助等方面达成了新的多边纪律;达成《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在优惠原产地规则、服务豁免等方面切实给予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正式批准阿富汗和利比里亚加入世贸组织。
点评:虽然没能在推进多哈回合谈判上取得更多进展,但世贸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依然称得上成功。《信息技术协定》(ITA)扩围协议是世贸组织近18年来达成的首个关税减让协议。协议生效后,将使全球超1.3万亿美元的信息技术产品在短期内实现零关税,这意味着IT行业贸易自由化基本实现。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则将消除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扭曲,使农产品价格更为合理,从而营造公平竞争,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并改善非洲等发展中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民生。此次会议再次显现了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又一次胜利。
10.美联储加息,全球市场反应不一
事件: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25%~0.5%的水平。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说,美联储后续加息步伐将视新的经济数据而定,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将是谨慎和渐进的,但并不一定以机械、均匀的速度推进。美国加息后,欧亚股市上涨,国际油价则下跌。越南、印尼等国维持利率不变;多个石油出口国宣布加息;阿根廷、阿塞拜疆等国宣布实施自由浮动汇率,造成本币大幅贬值。
点评:此次加息是美联储自2006年6月以来的首次加息,这体现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现状的信心。但由于美国经济仍存在不确定因素,美联储仍留下“后手”:如果经济发展令人失望,美联储将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此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早有预期,并做好了充分应对的准备,因此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不过随着美国加息,新兴市场国家仍会承受资本流出的压力,但这种负面溢出效应并不会引发金融危机。此外,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走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幅度加大,对经济产生影响,同时强势美元使大宗商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李高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19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