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94分”被骂哭不止是家长的错

移动版  2016-02-16 02:43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全班40余名学生里,拿满分有14个,平均分96分,儿子数学成绩虽然考了94分,但拖了班级后腿。”日前,武汉一位小学生家长郑女士,对着数学考了94分的儿子一顿数落,把儿子训哭了。(2月14日央广网) 内容来自dedecms

  都说“分分是学生命根”,这话可是一点没错。这不,武汉的一名小学生就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惹怒了母亲,生生被训哭。然而,这个不理想的成绩并不是大家想象的个位数或者是不及格,而是“94”。考“94分”都没法令家长满意,笔者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该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达到中等生的水平,在平均分以下,结果让母亲大发雷霆。 本文来自织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中国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如何才能使子女成龙成凤却一直困扰着父母,围绕如何教育子女的争论也从未间断。“虎妈”“狼爸”式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更是被众多家长所推崇。“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口头禅也一度成为了很多家长的教子“座右铭”。就这样,“呼喝”“棍棒”成为中国孩子成长中“家常便饭”。殊不知,如此教育不止会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克服依赖心理,学会自立自强,更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碍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自织梦

  然而,“中国式家长教育”的问题真的只出在家长身上吗?笔者以为不然,对于分数和成绩的过分追逐而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尊严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禁而不绝,说到底,是因为应试思维“阴魂不散”。在应试思维的“统治”下,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老师则“变着法儿”的用各种手段“刺激”家长逼迫孩子考出好成绩。而学生们,在成绩的压迫下,磨去了棱角,失去了活力,成为了考试的“机器”。长此以往,学生的未来何在?教育的未来又何在? dedecms.com

  显然,在应试思维下,“素质教育”是也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应试思维不祛,“中国式家庭教育”就不会绝迹。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从体制、机制上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只有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真正摆脱应试思维的束缚,转变教育方式和理念,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出“重分数,轻能力”的应试教育窠臼。(费罗杰)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1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