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商量”新实践

移动版  2016-03-16 02:03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中国式商量”新实践

 

 

  内容来自dedecms

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中国式协商民主作出高度概括,也为开好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作出重要指导。

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起点上,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通过人民政协这一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实现党的总目标总任务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团结民主 充分协商

——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求同存异、民主协商,“中国式商量”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贯穿大会始终

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席,在一条条会议桌组成的“回”字形会场中,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政协委员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等部门负责人围桌而坐沟通交流,充分商量。委员们提出意见建议,并持续发问;部长们介绍政策、有问必答。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这样的“中国式商量”场景不断出现,有效发挥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和拓展协商议政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真诚务实 博采众长

——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诤言、谋良策、出实招

在委员们分组讨论或审议时,中央国家机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听取意见建议。3月8日上午,9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集中参加了政协委员们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界别联组会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商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更是协商民主最生动的表现形式。

——开、闭幕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出席;

——13次小组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看望委员并参与讨论;

——3次大会发言,3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分别出席;

——1次界别联组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

……

两会上的“中国式商量”汇成“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从3月10日至12日,连续3天、连续3次全体会议,有45位委员先后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登台发言;在台下的“部长席”上,坐着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4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听会的部长们,有的在发言材料上勾勾画画,有的在本上做记录。

部长列席政协大会是一种惯例。从1993年全国政协大会开始,会场中就专门设立“部长席”,现场听取政协委员的建议。

凝聚共识 汇聚力量

——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着力凝聚共识,积极传递正能量

一个敢于直面问题、善于破解问题的政协,让人们感受到了责任担当——

3月11日,本次政协大会专门安排半天讨论各委员小组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回应委员提案建议、强化界别协商的一项工作创新。

仅半天时间,但会议高效——58个委员小组经过集体协商,确定了包括去产能中职工权益保护、农村“三留守”和农业现代化、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在内的53个热点问题。10位全国政协副主席、600多位委员围绕各自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建言,中央国家机关39个部门和单位的200多位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与委员互动。(据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dedecms.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3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