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教育报》主办的“高职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论坛,不久前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讲。《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圣华以及来自全国职业院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道“高职通识教育”。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已经突破千万人大关,战略上正处在从规模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向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化、人才培养质量品牌化的转型升级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同在。专家学者共同聚焦高职通识教育,切问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尚属首次。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高职的新一轮可持续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合力的形成十分重要,论坛涉及的都是高职教育中深层次的问题,此次论坛是在高职通识教育改革“深水区”弄潮。
此次论坛的显著特点是“做”+“论”,“做”即个案的实验实践、平台实地考察,“论”即专家广角博论。浙江工贸职院院长贺星岳研究员通过“基于大通识、小通识建构的高职通识教改实验与探索”的个案介绍,全面阐述了该校通识教育改革实验的理念、路径和方法。浙江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吴雪萍教授通过国外通识教育与中国职教通识教育的比较分析,透视通识教育的“相同”与“不同”;全国高职教育研究会会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教授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素质教育探索解读通识教育,拓展了与会者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洞开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交互与融通;《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教授则从文化、社会、教育的范畴,用哲学的思维审视通识教育的功能属性,加深了与会者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中国教育报》职业教育周刊主编翟帆以媒体人独特的视角,重点分析了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关系,揭示了高职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dedecms.com
专家主题博论后,与会者深入浙江工贸职院的通识教育实践平台,体验和感受高职通识教育的“味道”。在随后的专家论道环节,与会者在宽松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真知灼见,达成对高职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正确认知。(记者 钟伟 通讯员 邱开金) 织梦好,好织梦
【问题聚焦】
? 观念层面
什么是通识教育?高职通识教育与一般通识教育的“同”与“不同”在哪里?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目前,在高职院校将公共基础课程或人文课程等同于通识课程是普遍存在的认知倾向,重文化知识讲授与积累、轻智性启发的价值取向也较普遍。
? 课程层面
以学科为单位建构课程科目,以专业领域设定课程群,片面强调学科知识追求,而学生学习选择的尊重、优势兴趣的保护培养、智性启发关注等明显不足。针对此,高职的通识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通识课程体系如何建构、师资团队如何组建等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 质量保障层面
通识课程的目标取向有别于文化类教育课程,其教学如何组织、教育过程如何监控、教育质量如何评估?通识教育的体制机制需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22日第6版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3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