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句流传的在珠三角地区的话道出中国代加工产业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依托人口红利和要素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经济质量和效益低等矛盾凸显。机遇与挑战相伴,以要素为发展动能的制造业城市该如何在困境中“转身”? 本文来自织梦
破技术壁垒算“创新账” dedecms.com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旧力”将尽:人力和要素成本优势丧失;而“新力”未生:新的市场竞争力尚未确立的过渡时期。更早确立核心技术上的优势意味着在市场上占据先机。 本文来自织梦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只能制造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受制于人”。他举例说,某种增压器,在国内无法生产前,外国企业卖10万元,当我们掌握核心技术投产后,外方马上就降到5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图为对外货运码头(光明网记者刘超/摄) copyright dedecms
广东省的做法是以跨区域统筹和协同发展求解多年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死结”。以东莞市为例,东莞将麻涌、中堂等10多个镇和虎门港统筹规划体系,以“两高一低”企业的全面整治与引导退出为契机,构建了一个集生态保护、高新科技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水乡经济区。生态环境的优化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落户,立足于“生态港”规划的虎门港吸引了多个世界500强企业。“产业基础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良是我们落户的基本原因。”深圳某企业董事长说。
2016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不仅要成为“世界工厂”,更要成为世界创新中心,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我们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崭新面貌迎接国际经济局势变动的要求。(光明网记者刘超) 织梦好,好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4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