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保康:重阳小学“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

移动版  2016-04-13 02:19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重阳小学共有学生230人,其中留守儿童88人。为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于2012年4月成立“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学校借助“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平台,用爱铸就留守儿童美丽的心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一、齐抓共管,实行三级联动责任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吕先银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爱心服务站站长重点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具体抓的三级联动责任制。爱心服务站制订了具体的计划,实施了具体的关爱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爱心服务站成为留守儿童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copyright dedecms

      二、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为便于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全体教师进行全校性摸底,掌握了“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主要包括学生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委托监护人的有关情况以及学生所在的班级、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的情况和学校对留守儿童跟踪教育情况。还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家庭走访、与家长交流沟通,根据掌握的信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留守儿童监控卡”。教师每周辅导一次作业并记载一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交流谈心的家访并及时做好记录,使“留守儿童”处于始终有人关爱的环境之中。学校五年级留守学生汪景琦以前经常不完成作业,“爱心服务站”档案显示他是名“留守儿童”,于是班主任多次找他谈心沟通疏导其心理,在班上鼓励,树立其信心,现在作业能较好的完成了,成绩也提高了。像这样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让众多留守孩子都像汪景琦同学那样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转变。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开通了亲情电话,架情感沟通桥。为了让这些留守儿童不在孤独,情感不再缺陷,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学生在校想爸爸、妈妈,可以到“爱心服务站”打电话,不收钱,不登记。为了发挥好“爱心服务站”的作用,班主任给这些留守儿童申请了QQ号,教他们学会了上网,想爸妈的时候,可以到“爱心服务站”上网与爸妈视频对话。每逢节日或是爸妈的生日,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话或上网给在外打工的爸妈送上祝福……,学校的“爱心服务站”全天候为学生开放,家长在外想自己的娃娃,随时可拨打亲情电话,教师也会随时给学生安排与家长“见面”时间。

内容来自dedecms

自从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在外打工的家长能安心工作,在校读书的孩子能安心学习。四年级的一位学生家长给该校校长打来电话说:“感谢学校为我们父子架起了情感沟通桥梁,以前是白天忙于干活,晚上总是想念着孩子,有时候真没心思干活,现在好了,想孩子就打亲情电话,想见孩子一面,就上网,心情好了,干劲足了。”六年级的学生杨先艳告诉在外打工的爸爸:“爸,你注意身体,安心工作吧,想你我会给你打电话,现在我在学校一切都好,语文第三单元我考虑85分,比第二单元上升了10分,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学校“爱心服务站”除为留守儿童安排了“爱心妈妈”外,还为留守儿童选配了部分科任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与他们结对开展“1+1”帮扶活动,在生活上给他们帮助,在学习上进行辅导;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互帮互助,成为知心朋友。许多学生还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为留守儿童过生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馨和社会的温暖。 本文来自织梦

      五、抓好心理疏导。针对学校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学校通过服务站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触动了学生心灵,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织梦好,好织梦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还借助服务站的文体设施,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陶冶留守儿童情操。举办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征文比赛,除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活动外,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们在文章中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心迹;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献爱心募捐活动,演讲比赛、书画比赛、运动会、棋艺比拼、读书知识竞赛,丰富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快乐,家庭的温暖。 织梦好,好织梦

今后,“爱心服务站”还将以有限的人力、物资,无限的爱心、责任心和动力去更好的服务每位留守儿童,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整个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4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