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考古新发现:首次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移动版  2016-06-13 02:09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图片说明:故宫的新发现)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今天,故宫公布了故宫考古新发现,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6年5月,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主要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包含由一条东西向明早期墙基,及其底部的地钉(立桩)、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以及建筑基槽遗迹。

织梦好,好织梦

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故宫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在探坑南壁上可以看到明后期的夯土层下为残存20层、残高2.8米的砖砌墙基。墙基的北侧是起加固作用的厚约2.8米的15层夯土夯砖层。墙基的底部是生土上直接下挖的斗型基槽。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发现东西向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之上为东西向一组排木和南北向一组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桩承台向南延伸在墙基之下,桩承台周边基槽内夯筑厚约0.8米的碎砖层,使整个墙基更为坚实牢固。此处大体量墙基在层位关系、施工工艺、出土遗物等方面与慈宁宫花园东侧发现的明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虽然这段墙基的东西向长度和南北向宽度目前暂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与南侧约60米的慈宁宫花园东院明早期大型宫殿基础在功能上有密切关系,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宫廷分区功能的大型墙基。 dedecms.com

相关专家现场勘察后还认为,此处墙体基槽底部的黄沙层和含有青灰色有机物的生土层是距今3万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线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遗存。因此,该处遗迹对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紫禁城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公众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利参考。 dedecms.com

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故宫博物院举办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知识讲座与互动问答、动手制作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与家长在精彩的活动中感受故宫文化,把故宫文化带回家,让文化遗产融入公众生活。 织梦好,好织梦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称,这次发现使当时的工匠精神历历在目,连工匠长期踩踏累积的脚窝都能看见。他透露,为了保护故宫,采取的是“不主动考古”,这次发现是“平安故宫”过程中铺设管道时发现的。此外,这里正在考虑展示工作,未来将会向公众展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称,这次发现让公众了解故宫是怎么样建成的,了解故宫内部的构造,考古工作很多看不见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例如故宫能否建地铁、地下展厅等。

copyright dedecms

当天,故宫博物院还公布了展览的新变化:位于慈宁宫大佛堂的“佛教造像馆”和其西庑的“砖石画像馆”展室于今年4月底对公众开放。至此,作为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的雕塑馆已实现全面开放。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养心殿区域文物撤陈,以推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进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作为“故宫古建筑整体修缮保护”工程的重要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拟制定科学详尽的保护规划和专项保护方案,以充分理解并完整延续养心殿的价值,恢复其健康,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提升该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三,历时742天的毓庆宫区域修缮工程接近尾声,计划于2016年6月30日竣工,正进行展览设计和进一步规划安排,未来将作为故宫博物院一个新的展览空间实现对公众开放。(记者陈璐 蒋肖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图片说明:学生在参加故宫举办的文化遗产日活动。)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7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