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做了一期关于中国学生来英国留学趋势的专题讨论,其中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融入”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之一。《增刊》中刊登了一个中国留学生自己在硕士期间做的小型调查,她发现相比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中国学生“抱团”现象明显,约62%的中国学生没有英国朋友,而这个比率在非中国籍国际学生中仅仅是15%。
织梦好,好织梦
可见,中国留学生虽然脚踏出了国门,社交圈子却多少依然局限于华语圈子里。《增刊》的这篇文章倒并非仅仅是表述对这个现象的困惑,而是反思英国高校到底还应该提供哪些服务,以使中国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英国校园的国际化氛围。文中提到了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差异可能使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聊天时难以找到共同兴趣点;英语水平也是个直接障碍。文章还援引《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的因为中国留学生数目之多,让很多中国学生在异国他乡几乎不需要说外语。对于有的中国学生来说,一天当中需要说英语最多的时候竟然是在餐馆里点餐。
内容来自dedecms
“抱团”其实是个老话题,“海外学子”版也做过几次讨论。可我觉得对于国内“90后”和“00后”的留学生来说,不仅他们的平均英语能力要好,而且比起“80后”、“70后”的留学生,在接触国际影视、文艺、甚至消费潮流方面和欧美的年轻人几乎是同步的。语言和文化真不能算是太大的障碍。 dedecms.com
所以,针对为什么“国际化”的中国学生依然给人以难融入的印象,我觉得我的一个欧洲朋友分析得颇有道理:他觉得这是因为中国学生“懒”于交外国朋友。这里的“懒”,不仅是《华尔街日报》里提到的懒得讲外语。这里的“懒”更多的是指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留学和交友都有一笔成本收益的账要算,这点对很多在英国的硕士留学生来说尤甚。因为英国研究生学费昂贵,学制又不过一年,一年多毕业之后大家各奔东西,花时间去结交国际朋友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但或许不如拓展和经营以后可以回国利用的圈子更“划算”。换句话说,似乎因为外国同学对自己未来职场相对低的“利用价值”,中国学生便“懒得”去参与与他们的社交活动了。
内容来自dedecms
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我觉得确实也点出了很多留学生的小心思。完全没有“目的性”的友谊或许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把友谊的目的性圈禁在“有用”这个小小领域里,也就难免降低了了解其他风俗和他人经历的兴趣。在网上时而会有国内学生向我咨询留学选择,他们当中不少人会直言关于留学自己最关心的是“投资回报”。对于一部分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寻觅参与派对的兴趣并非是认识新玩伴,而是开拓人际关系,因此,是否参加派对与社交活动的衡量标准也并非是“是否有趣”,而是“值不值得去”。 内容来自dedecms
“看得见回报的才是正经事”,我欣赏这种坦然,但我也想起高校界一个挺有智慧的对学生的建议,即:在大学学习应该选择一门看似没有“用处”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因为往往是这样“无用”的课程反而会增加你一生的幸福指数。同理,也许在留学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勤”于交友,尤其也结交一些以后“用不上”但经历不同的朋友,往往是这些称不上人脉的伙伴才会拓展我们人生的广度。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7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