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季养生之“春”养生

移动版  2016-07-22 06:01  来 源:摘自网络  字号:

  “春三月”是从立春日起至立夏前一日期间,三个月共九十天,其中包括两个节,六个气。“发陈”的意思是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植物萌生的大自然景象。“发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养精蓄锐后的好东西到春天发出来,所谓“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另外一层意思是指多年的旧病到春天也会复发,因此春天是很多疾病暴发的季节。“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春天很容易出现温热性的感冒,而非“伤寒”,主要的症状是咳嗽、咽喉红肿热痛,甚至出血,心率加快,最后高热、昏迷、抽搐。此种“发陈”,也称为“伏气温病”。“披发缓形”指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缓形体。“以使志生”指在春天,应该顺应天地的变化,鼓励自己多做计划。也可以解释为使自己的情志舒畅调达。“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是指调摄人的精神情志,犹如保护万物的生机,不可滥行杀伐,要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向大自然施以爱心。“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就是养生发之气的应当遵循的规律,如果违反此规律,“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对应木,木对应肝,因此在春天做了违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就会伤害到肝;木生火,火生土,意即在春天如果阳气升发不足,到了夏天阳气不足,身体提供在这个季节生长的能量和气血就不够。

copyright dedecms

  春季要如何养生呢?一是春季养生应从肝入,因为春季对应的是肝。《黄帝内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疏泄,肝气喜疏泄调达,勿抑压其疏达,故而应疏肝调肝。很多肝火、肝气过旺的人,到春天,就会出现莫名的烦躁、易怒,这是旧病发作的症状,临床上,可以通过清泄肝火来改善症状。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所以,保持良好情绪是养肝的好方法。二是春季养生应养阳,《内经》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阳气不足是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故扶阳理论常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调摄,其顺时养生的观点为中医时间医学之典范,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扶阳理论认为,阳主阴从,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如果春季失于调摄,生长之气不足就会在夏季发生寒性病变。

copyright dedecms

  那么作为现代人,我们应如何构建春季养生框架呢?一是养成生活好习惯,即“夜卧早起”。现代人习惯加班熬夜,人为增加了光照时间,所以很多人都是发散太过而收敛不足,所以对于这类病人在春季可以饮用乌梅汤,以收敛阳气。除了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是要平时要早睡早起,应在23时之前睡,因为肝的解毒功能是在23时到凌晨3时运作。二是我们应该科学饮食。春夏秋冬,轮番更替。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的饮食也应进行相应调整,只有科学饮食,才能身体健康,益寿延年。元代宫廷御医忽思慧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科学发挥,他在《饮膳正要》中,专设“四时所宜”一节,对什么季节宜食何物、宜禁何物作了明确的论述,如“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其中一些观点至今还被人们所采用。这里的讲的“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是针对春季易出现温热性的感冒提出的,并不是说要吃的特别寒凉。反而应吃些辛散升发的食物,例如韭菜、荠菜、竹笋等。肝五化主生,五色主青,养肝最宜食用具有生发特性的青色食品,例如黄豆芽、绿豆芽、香菜、莴笋、香椿等。肝木克脾土,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酸入肝),增甘(甘入脾),以养脾气”。故而应该吃些酸甜的水果,例如猕猴桃、苹果、木瓜等。肝脏怕肥胖,因为肝脏脂肪多了易发生肝纤维化,继而发展为肝硬化等疾病,所以要避免多吃油腻的食物。三是适当地运动。晨起提倡伸懒腰。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春季属肝木,主升发,伸懒腰刚好适用。祖国医学认为:“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流于诸经”,伸懒腰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和醒神。早晨太阳刚刚出来,阳气始生,此属少阳,主动,传统医学重视天人一体观,故早晨运动恰逢其时。春季运动需要多做户外运动,例如爬山踏青、跑步等。 本文来自织梦

  综上所述,春季养生应从养肝和扶阳入手,首先应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其次应科学饮食,最后再适当地运动。春季是一年之首,所以做好春季养生很重要,春季人们应舒缓心情,放飞自我。《黄帝内经》认为,无论宇宙自然还是人体活动的变化都有相同的规律,掌握了这个源于自然的变化规律,便可趋利避害,防病养生。所以做好四时养生对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至关重要,人们应当顺应四季的变化做好养生调护,始终把握四季休养生息的法度,来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8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