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侬回来了”,听到这句暗语,革命母亲锦简婆总是毫不犹豫地打开家门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革命母亲锦简婆(后右)与家人合影。本报记者王凯翻拍 dedecms.com
“阿妈,侬回来了。”多少个夜晚,只要听到这句话,锦简婆就会吱呀一声打开门。
“阿妈,侬回来了。”多少个夜晚,只要轻轻说出这句话,在外奔波多时的革命者就会得到香喷喷的饭菜、甜美的睡眠。 本文来自织梦
“阿妈,侬回来了。”多少个夜晚,这句话就像“芝麻开门”一样,可以开启一扇神奇的门。在这里,受伤者会得到细心的照料,各类情报将得到转递,机密文件和枪支弹药可以放心地托付…… 内容来自dedecms
多少年过去了,文昌市抱罗镇锦简村锦简婆的名声还在传扬,但名声远扬的她却没有名字,她的墓碑上只注明她是周氏。她的称呼“锦简婆”来自她所在的村庄——锦简村。 dedecms.com
她左眼被敌人打伤 织梦好,好织梦
离锦简村不远的路边有个纪念亭,亭里分别刻着郑章和何如伟等老干部的题词:“向革命母亲锦简婆致敬”、“革命母亲流芳百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走进亭子,抬头可见锦简婆的烤瓷照片。照片上的她左眼微闭,明显比右眼小。她的外孙女、今年83岁的林娟告诉记者,那是锦简婆被国民党士兵吊打时落下的毛病。
由于父母远赴南洋谋生,林娟3岁时便跟着外婆锦简婆在一起生活。
林娟说,1946年夏,叛徒带着国民党军到锦简婆家,将外婆和当时十几岁的她吊在树上拷打,要她们交出革命者。一阵皮鞭抽打、枪托撞击之后,阿婆便昏迷过去。敌人并不罢休,用凉水将锦简婆泼醒,然后再施毒刑。“跟电影上演的一模一样,”林娟说,阿婆嘴唇被打裂了,左眼也被打得凸出了,全身是血。此后,锦简婆左眼视力一直模糊,伴随余生。
织梦好,好织梦
刑罚不能让锦简婆屈服,敌人只好将她和林娟押回抱罗据点,关在炮楼里。硬的不行,便来软的,敌人甜言蜜语诱降她。这一切对锦简婆都没有丝毫作用,但锦简婆担心孙女王桂英经不起引诱和恐吓,便托人带话给孙女:“我们就是死,抱罗乡这条路也决不能走。”抱罗乡驻有敌军,锦简婆的意思是警告孙女不能走投敌之路。 copyright dedecms
一个多月后,经地下组织设法营救和村中父老多次出面保释,锦简婆才被放回家。
她家有多个地洞 本文来自织梦
汽车在两三公里长的土路上颠簸。在林娟的带领下,记者从抱罗镇里来到锦简婆家。在屋旁的竹丛边,林娟边走动边比划着告诉记者:“这里有个地洞,那边还有个地洞。”
织梦好,好织梦
林娟退休后长住海口,平时难得回来一次,这次回来接受我们采访,显得特别激动,时不时拿出手绢拭泪。
dedecms.com
林娟回忆,抗日战争期间,驻在抱罗、冯坡、锦山等据点的日军,经常来“扫荡”,杀害民众。在此期间,文昌县交通站搬到锦简婆家里,民主政府、部队的同志经常来往。人数多了,为了应对严峻的斗争环境,锦简婆便带着孙女王桂英和外孙女林娟,利用夜间,在村子旁茂密的灌木丛中先后挖了3口地洞,在自己家的柴房(即现今的竹丛)中挖了两口,同时还在自家的牛棚中砌了堵暗墙,用以掩护同志。为了搞好这些掩蔽体,锦简婆甚至连自家的房门板也拆了下来。 copyright dedecms
“正是这些地洞,救了好多同志的命,”革命年代曾经在文昌交通站工作多年、87岁的老干部林克仁回忆说,“像被人称为三哥的黄白,好几次都是在锦简婆的掩护下脱险的。救命之恩比海深啊。”锦简婆对革命同志积极掩护,对牺牲了的革命同志,也主动去处理后事。林克仁还记得,锦简婆带着村民掩埋了十几位革命同志,过节还主动去扫墓。
说到地洞,有件事让林娟记忆深刻。她笑着告诉记者,革命队伍中有位护士长,是在地洞里生的小宝宝,而接生婆就是锦简婆。 dedecms.com
她有好几条暗语 本文来自织梦
“阿妈,侬回来啦!”“牛偷吃啦!”“么三啊,回来吃饭啦!”这些看似平常的话,其实是锦简婆与革命者之间的联络暗语。
“么三,牛偷吃啦,快牵牛走。”在锦简婆家,林娟绘声绘色地模仿她外婆的口吻说。
么三是林娟的小名。她自小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对外婆的暗语了然于胸。每当外婆说到“牛偷吃”,那就是暗示她:敌人进村了,她得及时通知在村里的革命者尽快转移。
如果锦简婆喊:“么三啊,回来吃饭啦!”林娟和革命者就知道,敌人走了,安全了。 copyright dedecms
在危难时刻,她总是能机警地化解险情。有一次,我方工作人员刚把一台打字机带到锦简婆家,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庄,挨家搜查。在这危急时刻,锦简婆麻利地把打字机放在簸箕里,用蕃薯叶遮好,然后挑起簸箕,假装下地干活,把打字机埋到地里。 copyright dedecms
1942年的一天,县交通站的同志在她家中工作时,不小心把墨水碰倒在八仙桌上。突然,日本鬼子进村了。锦简婆一边安排同志们隐蔽到地洞里,一边用簸箕把墨迹遮盖住,又急忙到鸡棚掏出几把鸡屎撒在院中。敌人进门后,连忙捂住鼻子叫道:“臭死了,臭死了!”掉头便走。就这样,锦简婆依靠自己的机智,一次又一次巧妙地躲过了危险。
copyright dedecms
当革命者夜里要到锦简婆家借宿、传递情报、躲避追捕或寻求其他帮助时,就会边敲门边说:“阿妈,侬回来啦!”这时,锦简婆总是毫不犹豫地打开门。林娟还告诉记者,连外婆家的狗都通人性,对敌人很凶,对前来敲门的革命者却不吠不叫。
解放后,锦简婆被选为文昌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母亲”称号。她1961年去世,享年88岁。临终前,她嘱托孙女王桂英:“我死后,如果同志们来吊祭,你一定要给他们做饭吃,屋里我存有稻谷。”(本报文城8月6日电)
本文来自织梦
锦简婆的慈母情怀多年后还感动着老革命者
内容来自dedecms
“阿妈,侬给你鞠躬了”
织梦好,好织梦
本报记者许春媚 李科洲 特约记者许环峰
“阿妈呀,侬现在跪下磕头不方便了,侬只有站着给你鞠躬了。”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人,在儿孙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站在锦简婆的墓前,带着满脸的虔诚,恭恭敬敬地鞠3个躬。这是长久留在锦简婆的曾孙王绥远脑海里的一幕,时间是某一年的清明节。
“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只知道那是一位老革命,解放前被我曾祖母保护过。”王绥远说,十多年来,每到清明节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老革命来给曾祖母扫墓,拔拔草,上上香,说上几句话,风雨无阻。因为,他们都曾被锦简婆关心过、照顾过、保护过,这位老阿妈的情谊一直铭刻在他们的心中。
本文来自织梦
“她的革命意志很让人佩服” dedecms.com
“她是个普通老百姓,却有着那么高的觉悟!从土地革命开始,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20多年中她一直坚持做这些艰苦又危险的革命工作,”提起锦简婆,86岁的老革命何如伟满脸钦佩,至今还记得睡在锦简婆家地洞里的滋味。
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锦简婆支持革命的行动也二十三年不停歇。1927年,受革命思想的熏陶,锦简婆,这位年过半百的普通农村妇女,迸发了极大的热情,她参加妇女协会,发动妇女上识字班,为党传送情报,收藏枪支弹药和信件,接济和掩护同志……
dedecms.com
何如伟说:“锦简婆的革命意志很让人佩服,敌人的威胁与迫害都动摇不了她。”正是由于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共产党特别相信锦简婆,需要收藏的枪支、弹药、布匹、银元等,同志们都很放心地交给她保管。比如1941年,民主政府将收缴税金千余银元交给锦简婆保管,分文不损。同年秋,琼崖独立总队第二支队第二大队在冯凤乡收缴国民党千余匹布,全交由锦简婆保管,一年后交还,分寸不差。
“她宁愿自己饿着,也要给同志们留吃的” 本文来自织梦
“不论交通员还是区政府、部队的同志,每一次到锦简婆家,她都会端出米饭,配上芋头梗、萝卜干、酸菜和虾酱给我们吃,这样的食物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好的了。而她和两个孙女,平常吃的都是杂粮和稀饭。”87岁的林克仁,革命年代曾经在文昌交通站工作多年。这位多次住过锦简婆家的老交通员,回忆起锦简婆的往事,仍然十分感动:“她宁愿自己饿着,也要给同志们留下吃的。”
内容来自dedecms
锦简婆的命运十分坎坷,年轻时候嫁到锦简村,夫家仅有一亩多的旱地。生了二男一女后,丈夫为了生活被迫到中部山区一带给人打工,结果不幸病亡他乡,连尸骨都无法运回家安葬。大儿子和大女儿为生活所迫先后下南洋,而二儿子在19岁那年不幸被火烧伤不治身亡。苦命的锦简婆独自带着一个孙女和外孙女在老家相依为命。一老两小,锦简婆一家的日子可想而知。尽管生活清贫,锦简婆对于革命同志却总是慷慨大方,凡是有好吃的,她都会留给伤病员和来住宿的革命同志。时至今日,这份深情厚意仍被林克仁这些受过她照顾的老同志感念不已。
织梦好,好织梦
“母亲照顾孩子,也不过如此吧”
“说起锦简婆的好,那真是太多了。”林克仁还记得,1944年,文昌县交通总站的交通员方宝信得了烂脚病,又没钱去看医生,同志们将他送到了锦简婆的家里。她天天给方宝信送饭送水,还去找草药捣烂了给他洗患处。“母亲照顾孩子,也不过如此吧。”林克仁感叹地说。经过3个多月的细心照料,方宝信的脚终于好了,可以归队继续工作了。 本文来自织梦
像这样的伤病员,先后有50多人次得到过锦简婆的精心照顾和护理。人们都说:“锦简婆家不但是交通站,是民主政府、部队的联络站,还是我们的医务站。”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往来的人多了,锦简婆的革命行动变成了公开的秘密,也给她招来了危险。1946年由于叛徒的出卖,锦简婆被敌人抓去毒打监禁。后来经过众人多方营救才被释放回家。林克仁说:“锦简婆回到家时我去她家看望。当时看着她惨白的脸色,我感到很心痛。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反而对我说:‘侬呀,以后要经常来,但出入要注意些。’这真是一颗母亲的心啊。”
内容来自dedecms
为了纪念锦简婆,当年曾被她照顾、保护过的几位老干部自发捐款4万元左右,于2004年建成了革命母亲锦简婆纪念亭。(本报文城8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