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媒体报道称,西安市民刘女士在华夏银行李姓员工手中买的110万理财款不知去向,该员工已失踪,华夏银行则称单据不是银行开的。据了解,超40位市民共被骗超过2000万元。相似的是2012年,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员工濮某私自代销理财产品1.4亿元,随后把相关员工开除,说是个人行为,银行完全不知情。 copyright dedecms
银行在职员工卖理财产品,银行是否有责任呢?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华夏银行董秘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 本文来自织梦
村民买理财 经办人与千万资金失踪
copyright dedecms
据《华商报》报道,8月4日,西安市民刘俊芳反映,从2007年开始她便在华夏银行一名员工手里购买理财,到了2015年,她突然发现手中的票据竟然不被银行认可,而这名员工已经离职,刘女士的110万元理财款也不知去向。 dedecms.com
刘俊芳是曲江池西村的村民,从2007年开始她便通过当时仍在华夏银行任职的李某购买理财产品,从起初的20万元增加到110万元。由于两人一直合作,刘俊芳对李某非常信任,因此每次理财到期后刘俊芳都会续存。从2009年开始,李某给刘俊芳购买了一种新型理财产品,刘俊芳将110万元理财款全部购买了这种产品,而这次李某给了刘俊芳一张“陕西省社会发展基金会”的票据凭证,刘俊芳并未觉得该票据存在什么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5年5月份,刘俊芳突然听村里人说她购买的理财有问题,便立即到华夏银行西安分行营业部咨询。银行方面表示,她手中的单据不是银行开具的凭证,因此该票据是无效票据,银行不予认可。当刘俊芳想找李某对质时,银行方面称李某早在2012年就已经离职了,至于刘女士理财款的去向银行也不清楚。 dedecms.com
经打听,刘俊芳得知从李某处购买理财的有几十人,这些人都是曲江一带的城中村村民,他们手中只有“基金会”的票据,北池头村的杨满仓也是受害者之一。杨满仓说,李某与他同村,李某的父亲还是他的同学,当初李某父亲帮儿子拉存款,便求杨满仓在华夏银行买理财。2012年5月,杨满仓通过李某购买了80万“理财”,当时也拿到了“基金会”的票据。到了2015年“理财”到期后,杨满仓准备取钱买房时才发现,“基金会”的票据银行并不认可,而李某也不知去向。目前,碑林警方已经立案调查此事。 dedecms.com
从个人手中买理财被骗 华夏银行称员工离职
《西部网》报道,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一个投资渠道。6月2日有网友反映,说自己在五年前购买的理财产品现在到期了,不过却无法得到赎回。而且其他投资者加在一起涉及的金额超过了两千万之多。西安市民王女士在08年初手头上有些闲钱就准备进行投资。听说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小收益高,经过熟人介绍,他就通过华夏银行一位姓李的客户经理,买了一份价值20万元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百分之八。西安市民王女士:“他给我说是社会福利基金(理财),这是我华夏银行办的,当时我搁了20万,在2012年我又搁了十万。”
购买后的前两年,每到过年李某都会带着理财产生的收益,送到王女士的家里。随后,王女士身边不少人都从李某手中购买了这种理财产品。因为信任对方,王女士之后就再没有动过本金,而又通过李某代办购买了新的理财产品。可是从2012年开始,购买理财的发票却让大伙感觉到有点不对劲。西安市民张先生:“头一年开的是人寿保险的票据,后来给我们开出的票据是基金会发票。一直从09年到现在都是李某给开的票据。”觉得不对劲,大伙这才想到去银行问个究竟,但银行方面表示这位李姓员工早在四年前就离职了。 本文来自织梦
华夏银行西安分行办公室主任宋文军:“近期有部分市民持有某基金会的存单,跑到我们行来,要求我们行兑付,经过核实我们行从来没有办理过某基金会任何的相关业务。”宋主任表示,工作人员经过统计,先后有超过40位市民拿着某基金会的票据来办理理财兑换,总金额超过两千万元,相同的是大家的业务办理人都是这名李某工作人员。经调查,这家华夏银行之前确有一个同名的工作人员。宋文军称:“我们行之前有个同名的人,这个人已经于2012年离开我行了,正式办的离职手续,同时接到上述这些市民的反应,我们也在第一时间跟相关部门做了一个正式的汇报,同时经过了解,已经于2016年,也就是今年五月份正式在公安机关进行了立案调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目前警方已经将这名李姓工作人员在网上进行了追逃,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在此,银行方面也提醒大家,金融理财活动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在购买时一定要认清银行的票据和公章。除了在网上银行和营业大厅进行交易外,要对其他的交易方式提高警惕。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私自代销理财产品1.4亿元,银行却称全然不知,投资者因此血本无归。近日,一款通过华夏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因为上海分行嘉定支行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竟然把相关员工濮某开除,并认为是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对此,涉事员工家属及业内人士均表示了不同看法,也反映出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存在严重漏洞。 copyright dedecms
1.4亿理财产品血本无归 华夏银行推说完全不知情 织梦好,好织梦
《投资快报》报道,2012年11月30日,数十名投资者聚集在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门前,要求兑付一款名为“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的理财产品。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华夏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说起。11月29日,微博名为“虫子-PANDA”的网友称,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由于代销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竟然把相关员工濮某开除,说是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根据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在官方微博上发布的公告,经核查,该“入伙计划”并非华夏银行发行的产品,该行亦从未代销过该“入伙计划”。华夏银行还表示,该产品是一种有限合伙入伙计划,是银行员工私自介绍给客户的,银行完全不知情。
华夏银行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这次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有漏洞。“在购买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投资人需要签订一个三方合同以及通过银行转账至募资专用账户。三方合同是需要投资人、银行、发行机构三方盖章,这次事件中,该理财产品的三方合同中并没有华夏银行的盖章。另外,客户通过华夏银行柜台转账,资金并没有打入募资专用账户,而是直接打到了中鼎财富的银行账户。”按照该内部人士的说法,前员工濮某是通过华夏银行这一平台代销理财产品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不过对于华夏银行这一说法,业界却有不同的声音。对于非法代销这一指控,当事人前员工濮某及其家属声称自己其实也是受害人。从了解的情况看,在涉及的几个理财产品中,至少第一期与第四期产品的销售资金确实到过华夏银行上海分行风险部门员工、第三方公司员工这两方机构的账上。其中,目前已经无法兑付的第一期河南永恒生典当行项目中,典当行的股东中只有一名股东确认销售资金已经到账,其余股东并不知道这一情况,这也部分导致了第一期项目无法兑付。此外,相关担保公司表示只收取了部分担保费,不愿履行担保合同。更有甚者,根据濮某家人的描述,华夏银行还对濮某进行了劝退。银行方面告知濮某,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不适应工作环境”为由主动提出辞职。 内容来自dedecms
华夏银行该次事件,再次考验了理财产品这一投资标的的安全性。“产品有风险,购买须谨慎。”除了存款、债券外,可称为最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频频曝出巨额亏损,甚至血本无归。当下,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投资者投诉的重灾区。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华夏银行员工代销事件,对整个理财产品行业是严重打击。而作为投资人的代销机构,员工在银行眼皮底下竟然可以偷天换日,这无疑对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打上问号。在缺乏完善保障机制的背景下,要重拾投资人对理财产品的信心并非容易的事。
内容来自dedecms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10000uw.com/view-29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