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向媒体反映,北京幼儿园的小朋友中班开始要求用筷子吃饭,宝宝的压力很大,有的孩子学习用筷子手都磨红了。而有的孩子因为用不好筷子,竟然畏惧在幼儿园吃饭。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饿肚子,一些“80后”爸爸妈妈十分心疼。 copyright dedecms
这样的事情,即使媒体不报道,每天也都在发生着。与这些父母心疼孩子的温情相比,武汉有一个父亲则显得“冷血”很多:新闻上说,为训练自己4岁的儿子(正好是幼儿园中班),他让孩子每天跑步3000米,日复一日从不耽搁,并且经常洗冷水澡,时不时还参加一下18公里的徒步。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copyright dedecms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只要看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就可以了。显然,从以上两则新闻中,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分裂的,一面是温情脉脉的心疼,一面是冷酷无情的折磨。到底哪一种是文明,哪一种是野蛮?似乎不能从表面看到答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尽管在情感上不太好接受,但“童年”跟“退休”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忧无虑、受到父母爱护、无沉重责任压力、不需要为生计劳作、游戏玩耍时间充裕……这是我们对于童年普遍的美好想象。 织梦好,好织梦
但孩子除了吃喝玩,是不是就真没事干了呢?非也,他们这段时间承担着学习生存、继承文化、掌握知识的重要任务。我们中国人对子女的普遍期待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代际上升的期待。最近,日本、英国在进行多年的“快乐教育”实验之后,惊讶地发现,学生们的普遍素质和能力在大幅降低,很多人开始反思“纵容他们散漫的天性,这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残忍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但我们也得看到,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对于子女的教育不仅是功利化的成“龙”成“凤”,还有更为丰富的成“人”。饱满的情感、对世界的好奇、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人处事的态度,这些对于个人的成长有时候显得更为重要。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电影借男主角质疑本国教育说:“当老师提问时,你们兴奋吗?好奇吗?为学到新知识而激动万分吗?没有人,你们全都陷入了疯狂的竞争,即便你得了第一,这种方式有什么用呢?你的知识会增加吗?不,增加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学校,不是压力工厂。就算马戏团的狮子,在皮鞭的威慑下也能学会坐在凳子上,但你会称这只狮子是受过良好训练还是良好教育呢?”请允许笔者完整引用这段台词,因为他说得太好了。
里约奥运会上,“移动的表情包”傅园慧深得公众喜爱,自由、随性、亲和的她虽然赛场上拿的是铜牌,却成功摘得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金牌”。她的父亲傅春昇谈起对她的教育时说:“从小就教育她要活得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从来就没想过要让她拿金牌,拿冠军,那些东西,哪有让我女儿过得开心来得重要。”傅园慧的意外走红,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整个社会对于饱满人格的评价越来越高,一个人即使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巅峰,但只要有人格魅力,一样会受到赞扬。
回到开头,“虎妈”“鹰爸”似的训练确实显得苛刻,但对于孩子的培养,也不总是顺其自然就能达到目标。毕竟,从来没有哪一种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轻轻松松就能学到。没有人天生会用筷子,快乐的傅园慧也曾双手老茧。教育是一件辛苦的事,不仅对于教育者,对于被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只不过,真正完善的教育,应更侧重于人格培养。(周潜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